[實用新型]生物濾塔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85802.4 | 申請日: | 2008-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1770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30 |
| 發明(設計)人: | 洪樹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百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12 | 分類號: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4214江蘇省宜興市高***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小區、工業廢水的深度處理裝置,特別是一種生物濾塔。
背景技術
生物濾塔顧名思義包括生物反應器及過濾系統,是一種膜法生物處理工藝和高效過濾裝置的結合,利用濾料顆粒巨大的比表面積吸附微生物,污水在流經濾料過程中,與濾料顆粒上吸附的大量微生物發生復雜的生化反應,使污水中的有機物質生成CO2、H2O等無害物質,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污水中老化脫落的微生物、懸浮物等以經生物過濾或沉淀,確保最終出水合格。生物濾塔工藝一般分好氧及生物過濾兩段,前段以生物氧化為主,吸附截留為輔,后段吸附截留為主,生物氧化為輔,存在生化效率低,因為只有好氧生化反應,對于難生化物質,有機降解效果將大打折扣;過濾或沉淀效顆差,因為如采用生物過濾,后段兼有生化功能,長期運行后,老化脫落微生物能引起最終出水中SS、BOD升高,反洗清除老化微生物,又能引起生物膜及過濾層的破壞,引起生化反應及過濾效果不足,如采用沉淀方式,加藥的話大大增加了投資源及運行費用,不加藥的話沉淀效果絕不理想,水中懸浮物很難達標。
實用新型內容
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污水擔升楊程低的生物濾塔。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物濾塔,包括生物濾塔的外筒,在外筒下部設有進水布水管,在外筒中部設有曝氣管道,外筒內部從上至下依次設有濾料阻擋層、生物濾料陶料、活性顆粒濾料以及濾料填層,在外筒內還設有一個內筒,內筒下部連接伸出外筒的出水管,中部填充石英砂濾層。
本實用新型利用內筒的設計,實現了雙重過濾作用,在不增加生物濾塔高度的情況下,大大提高了過濾效率。
本實用新型中,在內筒頂部有水分布器,使外筒出水進入內筒能均勻,內筒中部裝填石英砂。原水從外筒底部進入,經過厭氧、好氧反應后溢流進入內筒,經內筒過濾分離固體懸浮物,最終從內筒底部出水。
本實用新型中,優選地,內筒上部連接有內筒水分布器,使外筒出水進入內筒能均勻。
本實用新型中,優選地,所述進水布水管呈“豐”字形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生物濾料陶料為多孔陶粒,從而為微生物提供載體。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生物濾塔與傳統AO生化工藝相比,建設費用為60~70%,能耗為80~90%,具有同步脫氮除磷功能,出水水質SS≤15mg/l,BOD≤5mg/l,COD≤35mg/l,NH3≤6mg/l,明顯優于其它生物濾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生物濾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更進一步的解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物濾塔,包括生物濾塔的外筒6,在外筒6下部設有呈“豐”字形結構的進水布水管1,在外筒6中部設有曝氣管道3,外筒6內部從上至下依次設有濾料阻擋層5、生物濾料陶料4、活性顆粒濾料2以及濾料填層11,在外筒6內還設有一個內筒7,內筒7上部連接有內筒水分布器9,下部連接伸出外筒的出水管10,內筒7中部填充石英砂濾層8。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生物濾料陶料4為多孔陶粒。
本實用新型所述生物濾塔采用用碳鋼防腐或不銹鋼材質焊接而成,設備由兩個異徑且不同直徑的外筒和內筒組成,小直徑圓筒位于大圓筒里面,各自獨立成系統。原水從大圓筒底部進入,經過厭氧、好氧反應后溢流進入內筒,經內筒過濾分離固體懸浮物,最終從內筒底部出水。
外筒底部裝填活性顆粒濾料至筒身中部,由于為厭氧狀態,起到對原水進行吸附及分解作用。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是:由污水提升泵系統、一段厭氧反應器、一段好氧反應器、二段過濾器、濾池反沖及空氣系統組成,兩個同心圓筒組成兩個工藝單元,內筒位于外筒里面。外筒分厭氧和好氧兩個系統,為上向流裝置,內筒為過濾系統,為下向流裝置,一段系統出水經匯集進入二段水分布器,經過濾后出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百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百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58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測量內孔圓柱度的儀器
- 下一篇:一種直升機槳葉葉根的裝夾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