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梭織機用筘片特殊端面加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85576.X | 申請日: | 2008-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286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施越浩;施凌志;張偉;陳梁;徐玲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施越浩 |
| 主分類號: | D03D49/00 | 分類號: | D03D49/00;D03D49/60;D03D47/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144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織機 用筘片 特殊 端面 加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無梭織機用鋼筘筘片的加工制造領域,尤其是一種無梭織機筘片特殊端面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紡織設備織造的布料向高檔、高質量、薄型織物及翻改花式多品種的方向發展,高密度的鋼筘需要更薄的筘片,同時高速織機需要高效節能,對筘片端面的形狀提出了各種特殊的要求;單一的圓角形狀的筘片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
傳統的無梭織機用筘片的端面形狀是圓角,一般采用模具拉制而成,可加工最薄筘片的厚度為0.20mm左右,再薄就很難制造合格產品;筘片硬度一般只有HV300左右。
若采用一般切削加工時,端面形狀也大多為圓角,切削筘片的厚度最薄為0.18mm左右,且容易產生四個接點,影響筘片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筘片的端面形狀大多為圓角,無法滿足各種特殊鋼筘的需要,厚度、薄度無法達到,且容易產生接點,從而影響筘片質量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梭織機用筘片特殊端面加工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梭織機用筘片特殊端面加工裝置,由放料機構、對筘片端頭左右對稱形狀進行加工的第一刀具組、對筘片兩端頭過渡圓弧的接點加工的第二刀具組、防共振機構和收料機構依次排列組成。
所述的第一刀具組包括先粗加工的左刀具、右刀具以及后精加工的左刀具和右刀具,左刀具和右刀具形狀相同,左刀具和右刀具的刀口為中間圓弧過渡的V形刀口,可加工處筘片特殊端面的形狀。
所述的第二刀具組包括形狀相同的上刀具和下刀具,上刀具的刀口具有兩片對筘片兩端頭過渡圓弧上接點分別進行加工的刀刃,下刀具也具有兩片對筘片兩端頭過渡圓弧下接點分別進行加工的刀刃。該上下刀具的刀刃可實現圓角接點的完美過渡,沒有接點痕跡。
所述的上刀具和下刀具上設置有調節刀具對刀和進刀的微調裝置,便于實現精確的進刀和對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加工特殊端面形狀的筘片,滿足各種特殊鋼筘的需要;采用上下特殊刀具實現圓角接點完美過渡;并可加工厚度為0.1mm,硬度為HV380的筘片,滿足高密鋼筘的需要。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右刀具的切削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上刀具的切削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切削部分放大圖。
圖中:1.放料機構,2.第一刀具組,21.左刀具,211.刀口,22.右刀具,31.上刀具,32.下刀具,311.刀刃,4.防共振機構,5.收料架構,6.微調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無梭織機用筘片特殊端面加工裝置,由放料機構1、對筘片端頭左右對稱形狀進行加工的第一刀具組2、對筘片兩端頭過渡圓弧的接點加工的第二刀具組3、防共振機構4和收料機構5依次排列組成。
如圖2、3、4所示,第一刀具組1包括先粗加工的左刀具21、右刀具22以及后精加工的左刀具21和右刀具22,左刀具21和右刀具22形狀相同,左刀具21和右刀具22的刀口211為中間圓弧過渡的V形刀口。第二刀具組包括形狀相同的上刀具31和下刀具32,上刀具31的刀口具有兩片對筘片兩端頭過渡圓弧上接點分別進行加工的刀刃311,下刀具32也具有兩片對筘片兩端頭過渡圓弧下接點分別進行加工的刀刃311。
第一刀具組2主要對筘片兩端特殊端面的形狀進行加工;第二刀具組3主要實現筘片兩端圓弧接點的完美過渡;防共振機構4可消除共振,它是實現切削筘片光滑表面的關鍵;微調裝置6主要實現精確對刀和進刀需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施越浩,未經施越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55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噴氣織機用異形筘喇叭口
- 下一篇:一種劍桿絞織機導紗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