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推拉門窗閉合密封彈性中空管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85231.4 | 申請日: | 2008-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4608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7 |
| 發明(設計)人: | 崔俊強;李澤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萬向特種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6B7/22 | 分類號: | E06B7/22 |
| 代理公司: | 宜興市天宇知識產權事務所 | 代理人: | 蔡鳳苞 |
| 地址: | 214201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推拉 門窗 閉合 密封 彈性 中空 | ||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是關于對推拉門窗閉合密封彈性中空管的改進,尤其涉及一種充氣凸起高度高,卸氣回復性好,使用壽命長的推拉門窗閉合密封彈性中空管。
背景技術
在一些內外要求隔氣場所,如大型冷氣房,核電廠車間門等,因門窗尺寸大,常使用推拉(平移)門窗。然而大的門窗尺寸,一是門窗及墻面難以做到絕對平整,二是門窗安裝也難以做到絕對平整,因而門窗閉合后與墻面間難以做到完全平整密封,實際工程中常采用在墻體門窗洞墻立面增設中空彈性中空管,在門窗關閉后,通過充氣使彈性中空管膨脹形成密封?,F有技術推拉門窗閉合密封彈性中空管,一種常用如圖3所示,中空彈性中空管3通過固定基面1與墻面固定。此結構密封彈性中空管,其充氣膨脹管3與固定基面1間的連接面2較大,實際連接面2占彈性中空管寬度約75%左右,而且充氣管壁厚也較厚,高度方向壁厚10mm左右,兩側壁厚15mm左右。在實際使用中,不僅充氣膨脹密封需要較高充氣壓力,充氣壓力通常在0.16—0.2Mpa,而且由于充氣管與基面大面積牽拉,不僅充氣膨脹系數小,充氣僅在高度方向伸展,造成實際伸展高度有限,伸出高度低一般只有10mm左右,實際難以保證門窗與墻立面間的可靠隔斷氣密封;其次,此結構密封彈性中空管卸氣后,回復也難以達到原來形狀,因而極容易在門窗推拉移動中,碰撞表面凸起輔助密封筋條4,經常性碰擦造成凸起的輔助密封筋條的擦傷及損壞,影響密封質量。再就是,該密封彈性中空管伸展面上輔助密封凸起筋條4,凸出高度低,為凸出僅3mm高的三角筋條,實際輔助密封效果不好。
中國專利CN2725486公開的彈性膨脹防火密封條,其結構由片狀固定基條和豎起密封條兩部組成。此結構密封條,僅靠基條面上豎起密封條密封,薄的豎起密封條,一是密封效果不好,難以形成有效氣密封,二是豎起密封條極易被門窗經常性開/關碰撞而損壞,失去密封作用,因而實際使用壽命不長。因此仍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充氣凸起高度高,卸氣回復性好,使用壽命長的推拉門窗閉合密封彈性中空管。
實用新型目的實現,主要改進是縮短彈性中空管與固定基面的連接寬度,從而達到不僅可以減小充氣壓力,而且可以有效增加充氣后膨脹凸起高度,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實現實用新型目的。具體說,實用新型推拉門窗閉合密封彈性中空管,包括連續長度的彈性中空管和固定基面,其特征在于彈性中空管與固定基面的連接寬度為彈性中空管橫向寬度的10-55%。
為使彈性中空管有更好的充氣彈性,以及更低的充氣壓力,實用新型所說連接寬度,更好為彈性中空管橫向寬度20-40%;此外一種更好,還可以采取減薄密封彈性中空管的壁厚,以增加充氣膨脹度,彈性中空管壁厚較好為3-8mm。雖然理論上其壁厚越薄,膨脹凸起相同高度充氣壓力越小,但客觀上由于密封條呈大長度結構,中空管壁厚過薄實際很難生產定型;厚度大于8mm,膨脹凸起充氣壓力會明顯提高。因此提出3-8mm優選區間,但其區間并非數學意義上的精確端值,適當偏離性能相差不是很大。
實用新型所說彈性中空管,一種較好為截面為中空橢圓結構,這樣可以增大密封管密封接觸面積,確保優良的密封性能。
彈性中空管,由彈性體材料制作,主要是利用其充氣能膨脹,卸氣易回復的彈性性能,可以采用橡膠或類似彈性材料制作。
此外,為進一步提高閉門后與墻面氣密封效果,以及彌補門窗和/或墻體立面不可避免存在的凹凸不平,及裝配造成的空隙加大,可以在彈性中空管凸起頂面,設置有若干凸起高度為4-8mm凸起筋條,起到輔助密封作用。其中更好為筋條寬度為4-6mm,凸起高度高、且寬度大的凸起筋條,不僅增加了充氣后凸起高度,有利于提高密封性能,而且由于壁厚相對較薄的充氣管,使得密封條縱向具有撓曲性,完全可以彌補門窗及墻立面可能存在凹凸不平,大大提高了密封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萬向特種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萬向特種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523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