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切流與縱軸流組合式脫粒分離裝置的輔助喂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85113.3 | 申請日: | 2008-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332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耀明;徐立章;尹建軍;馬朝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F12/18 | 分類號: | A01F12/18;A01F12/395;A01F12/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汪旭東 |
| 地址: | 21201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縱軸 組合式 脫粒 分離 裝置 輔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收獲機械的脫粒分離裝置,更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切流與縱軸流組合式脫粒分離裝置的輔助喂入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縱軸流聯合收獲機上切流與縱軸流組合式脫粒分離裝置的輔助喂入裝置,如中國專利ZL?03250419.5公開的切流變縱軸流的控制與結合裝置、中國專利ZL?00137715.9公開的切流與縱軸流組合式脫粒分離裝置,一般包括光筒和齒板滾筒組成,結構較復雜、體積較大,一般配置在大型的聯合收割機上,齒板滾筒上沒有螺旋葉片,僅靠導流板實現作物的收縮,大喂入量的作業時容易堵塞,對配置雙縱軸流分離滾筒的機器,作業時兩分離滾筒喂入不均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切流與縱軸流組合式脫粒分離裝置的輔助喂入裝置存在的缺點,而提供一種喂入均勻、順暢、減少堵塞,工作可靠且結構簡單的輔助喂入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切流與縱軸流組合式脫粒分離裝置的輔助喂入裝置,包括切流滾筒(即專利ZL?00137715.9中所述的光筒),其特征在于:輔助喂入滾筒(即專利ZL?00137715.9中所述的齒板滾筒)采用螺旋葉片-齒板的復合結構,4-8組螺旋葉片-齒板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在輔助喂入滾筒上,螺旋葉片位于輔助喂入滾筒軸向兩端處且旋向相反,輔助喂入滾筒上部安裝有上罩板,下部安裝有底罩板。
所述的螺旋葉片和齒板焊接在輔助喂入滾筒體上。
所述的一種切流與縱軸流組合式脫粒分離裝置的輔助喂入裝置,對于雙縱軸流分離滾筒,在輔助喂入滾筒中部還安裝有4-8對的螺旋葉片,螺旋葉片的對數與螺旋葉片-齒板的組數相對應,滾筒中部安裝的螺旋葉片旋向分別與兩端處的螺旋葉片旋向相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經切流滾筒輸送來的物料在輔助喂入滾筒螺旋葉片的作用下得到了強制收縮,齒板保證了物料的順利輸送,同時,高速旋轉的齒板與上、下罩板形成氣流,有助于物料中清雜物、籽粒與長莖稈的分離和輸送;對于雙縱軸流分離滾筒,輔助喂入滾筒中部安裝的螺旋葉片有利于把物料均與分成兩組,保證兩個分離滾筒喂入均勻,減少了堵塞,工作穩定性和適應性增強,連續喂入性能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切流與縱軸流組合式脫粒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2切流與雙縱軸流組合式脫粒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俯視圖
圖3切流與單縱軸流分離滾筒時的輔助喂入滾筒的結構示意左視圖
圖4切流與單縱軸流分離滾筒時的輔助喂入滾筒的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5切流與雙縱軸流脫粒分離裝置的輔助喂入滾筒的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中:1.凹板;2.切流滾筒;3.輔助喂入滾筒;4.底罩板;5.上罩板;6.導流罩;7.縱軸流分離滾筒;8.齒板;9.螺旋葉片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是配合切流滾筒2、縱軸流脫粒滾筒8完成作物的脫粒分離,位于兩者之間,起銜接作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切流與雙(單)縱軸流組合式脫粒分離裝置的輔助喂入裝置,包括輔助喂入滾筒3,上罩板5和底罩板4;所述的輔助喂入滾筒3上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4-8組螺旋葉片9和齒板8,螺旋葉片9位于輔助喂入滾筒3軸向兩端處且旋向相反,如圖3所示;位于所述的輔助喂入滾筒3上部的上罩板5與縱軸流分離滾筒7前方的導流罩6相連,位于所述的輔助喂入滾筒3下部的底罩板分別與凹板1和導流罩6相連;對于雙縱軸流分離滾筒8,所述的輔助喂入滾筒3中部還安裝有旋向相反的螺旋葉片9,如圖4所示;所述的螺旋葉片9和齒板8焊接在輔助喂入滾筒體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511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