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摩托車發動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83501.8 | 申請日: | 2008-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2643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14 |
| 發明(設計)人: | 趙錦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南海區輕騎摩托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9/10 | 分類號: | F01M9/10;F01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誠信通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魏殿紳;龐炳良 |
| 地址: | 528234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松崗松***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摩托車 發動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油發動機,具體的說是一種摩托車發動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摩托車發動機CG150/125的凸輪軸與凸輪軸套在發動機工作運轉中沒有專門設計通過機油泵提供潤滑的油道,而是采用飛濺式潤滑凸輪軸,因此凸輪軸與凸輪軸套工作時表面并沒有真正形成有效的潤滑油膜,潤滑效果不理想,凸輪軸與凸輪軸套的表面碰撞摩擦所發出的振動摩擦力沒有被緩沖抵消,所以無論齒輪如何匹配都無法達到真正降低噪音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摩托車發動機,結構簡單,通過機油泵供油潤滑給凸輪軸,在凸輪軸表面形成一層有效油膜,緩沖減輕凸輪工作時發出的振動力,降低了發動機工作時凸輪部位的噪音,延長了發動機使用壽命。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摩托車發動機,包括由左、右曲軸箱體組成的曲軸箱,凸輪軸穿裝于曲軸箱上的凸輪軸孔內,其特征在于:右曲軸箱體上部設有油孔A2,油孔A2的左側為隔離層B4,油孔A2的右側依次為隔離層A3、隔離層C5;左曲軸箱體上部設有與油孔A2適配的隔離層D7、隔離層E8;左曲軸箱體的箱體紙墊上部設有與油孔A2適配的通油孔12;左曲軸箱體上部和氣缸的結合面處設有油道10,油道10左端設有油孔C11,右端設有油孔B9;氣缸的氣缸紙墊上設有和油道10適配的密封點15;凸輪軸右端的外表面設有一環形油槽19,環形油槽19的右側設有密封端蓋18,環形油槽19內上下對稱的設有貫通凸輪軸的油孔D16和油孔E17,凸輪軸左端和環形油槽19均勻布設有油孔G21和油孔F20。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結構簡單,通過機油泵供油潤滑給凸輪軸,在凸輪軸表面形成一層有效油膜,緩沖減輕凸輪工作時發出的振動力,降低了發動機工作時凸輪部位的噪音,延長了發動機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圖1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發動機右曲軸箱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發動機左曲軸箱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的左曲軸箱體上部結合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的箱體紙墊的結構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的氣缸紙墊的結構示意
圖6本實用新型的凸輪軸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2為油孔A,3為隔離層A,4為隔離層B,5為隔離層C,7為隔離層D,8為隔離層E,9為油孔B,10為油道,11為油孔C,12為通油孔,15為密封點,16為油孔D,17為油孔E,18為密封端蓋,19為環形油槽,20為油孔F,21為油孔G。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包括由左、右曲軸箱體組成的曲軸箱,凸輪軸穿裝于曲軸箱上的凸輪軸孔內,右曲軸箱體上部設有油孔A2,油孔A2的左側為隔離層B4,油孔A2的右側依次為隔離層A3、隔離層C5;左曲軸箱體上部設有與油孔A2適配的隔離層D7、隔離層E8;左曲軸箱體的箱體紙墊上部設有與油孔A2適配的通油孔12;左曲軸箱體上部和氣缸的結合面處設有油道10,油道10左端設有油孔C11,右端設有油孔B9;氣缸的氣缸紙墊上設有和油道10適配的密封點15;凸輪軸右端的外表面設有一環形油槽19,環形油槽19的右側設有密封端蓋18,環形油槽19內上下對稱的設有貫通凸輪軸的油孔D16和油孔E17,凸輪軸左端和環形油槽19均勻布設有油孔G21和油孔F20。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方案的要點是:凸輪軸右小段底部用密封端蓋18進行全封閉,右小段軸面設計一個環行油槽19,環形油槽19內設計兩個油孔——油孔D16和油孔E17通入凸輪軸內部。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凸輪軸油道,使潤滑油能夠有充分的油壓對凸輪軸與凸輪軸套進行潤滑,將飛濺潤滑改為油道潤滑。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增加了摩托車發動機凸輪軸油路設計,摩托車發動機CG150/125是頂桿式下置凸輪結構,凸輪與凸輪軸處于左曲軸箱體、右曲軸箱體和氣缸三者結合部位,因為進入凸輪軸油道的機油必須要經過三者結合的部位,所以左曲軸箱體、右曲軸箱體及箱體紙墊、氣缸結合面上的氣缸紙墊做了相應更改,此部分為輔助新增結構。見圖1右曲軸箱體的結構示意圖,油孔A、隔離層A、隔離層B、隔離層C均為新增結構。見圖2左曲軸箱體的結構示意圖,隔離層D、隔離層E為新增結構。見圖3左曲軸箱體上部結合面的結構示意圖,油孔B、油道、油孔C為新增結構。見圖4箱體紙墊的結構示意圖,通油孔為新增結構。見圖5氣缸紙墊的結構示意,密封點為新增結構。輔助新增結構所起的作用是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密封油路讓機油到達凸輪軸并且不影響發動機其他性能。油潤滑依次經過油孔A(2)、通油孔(12)、油孔C(11)、油道(10)、油孔B(9)、環形油槽(19)、油孔D(16)和油孔E17后,流入凸輪軸及凸輪軸軸套處,再從油孔F(20)和油孔G(21)流到凸輪軸與凸輪軸套之間。在凸輪軸表面形成一層有效油膜,緩沖減輕凸輪工作時發出的振動力,降低了發動機工作時凸輪部位的噪音,延長了發動機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南海區輕騎摩托車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南海區輕騎摩托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35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炎性疾病的治療
- 下一篇:可遙控自動或手動啟閉的門窗、窗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