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非均布式六行星轉架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82726.1 | 申請日: | 2008-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026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黃新華;武文輝;李鐵峰;崔文斌;袁海洋;林曉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8 | 分類號: | F16H57/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039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非均布式六 行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大型立式減速機,尤其涉及一種大型立式減速機設備中的非均布式六行星轉架。
背景技術
目前,大型礦渣立磨和水泥生料立磨設備中,為傳遞更大的功率,并保持較小的體積,大型立式行星減速機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型立式行星減速機的設計中,輸出行星轉架是減速機內行星齒輪副的關鍵零件,其通常采用均布式結構,在行星齒輪傳動中,行星輪的數量越多,功率分流越多,輸出的功率能力越大。大功率的立式行星減速機一般采用三個或四個行星齒輪傳動,減速機體積仍較大,負載能力小,并且行星轉架具備的強度和剛度不足,不能滿足大扭矩的輸出要求等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種非均布式六行星轉架,采用中間連接大筋與中間連接小筋方式,在保證至少六個或以上的行星齒輪均勻嚙合的同時,使行星轉架具備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滿足大扭矩的輸出要求。
非均布式六行星轉架由:上支撐板、行星輪軸裝配孔、轉架下支撐板、軸承支撐環、中間連接大筋、中間連接小筋、太陽輪裝配孔構成;
其具體技術方案是:行星輪軸裝配孔設置于行星輪軸上,由上支撐板與下支撐板固定;行星輪軸裝配孔一側配置中間連接大筋,另一側配置中間連接小筋;上支撐板上下方一側設置軸承支持環于外部定位軸承裝配;太陽輪裝配孔設置于太陽輪下方,用于太陽輪裝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非均布式行星輪軸孔位置不一致,這樣連接固頂行星輪軸上下支撐板能夠使用截面較大的連接筋(采用鑄造結構連接時)或連接梁(采用其它方式連接時)。隨著連接筋橫向高度的增大,同均布式連接筋結構相比,零件抗扭轉強度和剛度的能力可分別提高到的2倍和4倍;非均布行星轉架的采用,行星轉架體積得到減少,并能使用更多的行星輪,使產品性能得到提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中的A-A: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上支撐板1、行星輪軸裝配孔2、轉架下支撐板3、軸承支撐環4、中間連接大筋5、中間連接小筋6、太陽輪裝配孔7。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非均布六行星轉架中:行星輪軸裝配孔2設置于行星輪軸上,由上支撐板1與下支撐板3固定;行星輪軸裝配孔2一側配置中間連接大筋5,另一側配置中間連接小筋6;上支撐板1上下方一側設置軸承支持環4于外部定位軸承裝配;太陽輪裝配孔7設置于太陽輪下方,用于太陽輪裝配。
非均布式六行星轉架,可使多個行星齒輪繞太陽輪運動呈非均布狀態位置相嚙合;轉架可以采用鑄造方式整體鑄出或分部鑄出再用螺栓合為一體的結構方式,材質可采用球鐵或合金鋼。
非均布式六行星轉架中,內孔裝有軸承的行星輪設置在行星輪軸中部并設置在轉架的行星輪軸裝配孔2上,由上支撐板1與下支撐板3固定;軸承支撐環4用于外部相接的定位軸承裝配;外部的太陽輪設置在轉架中部,太陽輪穿過裝配孔7中并與配置的行星輪相嚙合,同時行星輪與外部固定不動的內齒圈嚙合;行星輪軸裝配孔2一側配置中間連接大筋5,另一側配置中間連接小筋6,起到增強行星轉架強度和剛度,滿足轉動并輸出力矩需求;上支撐板1與被驅動的外部設施相連,與軸承支持環4上裝配的外部定位軸承一起,使非均布式六行星轉架得到定位;太陽輪驅動帶動行星輪自轉使其沿內齒圈轉動,并帶動行星輪軸與非均布六行星轉架一起轉動;外部設施因與上支撐板1的固定連接得到轉動,非均布式六行星轉架滿足了輸出轉速和力矩的要求,以及行星齒輪傳動的裝配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27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