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永磁直流行星減速電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82711.5 | 申請日: | 2008-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6963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23 |
| 發明(設計)人: | 龔建芬;陳伯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江南微電機廠 |
| 主分類號: | H02K7/116 | 分類號: | H02K7/116;H02K23/68;F16H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詩瓊 |
| 地址: | 214174江蘇省無錫市惠***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永磁 直流 行星 減速 電動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機,特別是一種通過多級行星齒輪結構滿足尺寸要求的減速電動機。
背景技術
常用的中、低壓斷路器用作彈簧儲能的驅動電動機,其要求輸出功率70W,輸出轉速20轉/分,輸出轉矩33N·m,由于其受結構及外形尺寸的限制,電動機外徑不超過70mm,總長度不超過175mm。根據上述要求,要達到其指標,一般采用電動機與齒輪減速箱組合來滿足輸出轉矩33N·m,輸出轉速20轉/分的技術要求。但采用普通的齒輪減速或蝸輪減速,從體積及外形上是無法滿足其要求的。在保證足夠的傳動比的同時,還要考慮到材料本身所能夠承受的扭力,這樣采用一級減速機構傳動是很難達到要求的,而如果采用多級傳動,多個傳動機構的空間位置不容易安排,則會使產品的外形尺寸增大。但這顯然不能滿足這類電動機對小尺寸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上述問題,并通過研制一種特殊多級重疊行星齒輪結構來滿足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永磁直流行星減速電動機,通過多級行星齒輪結構滿足中、低壓斷路器用作彈簧儲能的驅動電動機對尺寸要求。
一種永磁直流行星減速電動機,包括電動機和與電動機輸出軸相連的齒輪減速箱,齒輪減速箱包括內齒輪、若干組位于內齒輪內部的軸齒輪和三個行星輪、輸出軸,電動機輸出軸與行星輪的輸入端嚙合,行星輪的輸出端與軸齒輪的輸入端嚙合,軸齒輪的輸出端與下一組行星輪的輸入端嚙合,以此類推,最后一組行星輪與輸出軸上的齒輪嚙合;并且每一組行星輪均與內齒輪嚙合。
本實用新型創造所采用的多級行星齒輪結構,它采用從內齒輪為公共齒輪,并從內齒輪及相關齒輪的嚙合面為定位基準,通過平面上的圓形隔離片來隔離行星齒輪與行星架,使其行星架能在內齒輪中靈活旋轉,并相互不干擾。這種結構的電動機減速機構與同速比的行星結構減速箱比較,其外形及體積是1∶3,大大縮小了其體積,并節省了原材料的使用,而且結構簡單合理,性能可靠。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圖;
圖2為齒輪減速箱分解結構圖。
圖中:
1、電動機;
2、齒輪減速箱;
3、行星輪;
4、軸齒輪;
5、輸出軸;
6、隔離片;
7、內齒輪;
8、行星架。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永磁直流行星減速電動機,包括電動機1和與電動機1輸出軸相連的齒輪減速箱2,齒輪減速箱2包括內齒輪7、若干組位于內齒輪7內部的軸齒輪4和三個行星輪3、輸出軸5,電動機輸出軸與行星輪3的輸入端嚙合,行星輪3的輸出端與軸齒輪4的輸入端嚙合,軸齒輪4的輸出端與下一組行星輪3的輸入端嚙合,以此類推,最后一組行星輪3與輸出軸5上的齒輪嚙合;并且每一組行星輪3均與內齒輪7嚙合。另外每一組行星輪3都由一個行星架8包容。
通過電動機的輸出軸帶動第一組行星輪3轉動,第一組行星輪3帶動與它嚙合的軸齒輪4轉動,軸齒輪4帶動第二組與它嚙合的行星輪3轉動,依次傳動下去,可以達到傳動比的要求。同時,每一組行星輪3都與公共的內齒輪7嚙合,每一組行星輪3都包含三個齒輪,可以達到三點平衡軸齒輪4的作用。如果每組行星輪3采用過多的齒輪,那么容易產生多個定心,使軸齒輪4的傳動中心變化,或者容易把軸齒輪4鎖死,并且采用過多齒輪也會增加制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創造所采用的多級行星齒輪結構,它采用從內齒輪7為公共齒輪,并從內齒輪7及相關齒輪的嚙合面為定位基準,通過平面上的圓形隔離片6來隔離行星齒輪3與行星架8,使其行星架8能在內齒輪7中靈活旋轉,并相互不干擾。這種結構的電動機減速機構與同速比的行星結構減速箱比較,其外形及體積是1∶3,大大縮小了其體積,并節省了原材料的使用,而且結構簡單合理,性能可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江南微電機廠,未經無錫市江南微電機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27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