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銅水管生產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82472.3 | 申請日: | 2008-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5176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寶成;王希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宏泰銅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9/02 | 分類號: | F16L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孫長龍 |
| 地址: | 266700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管 生產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銅水管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銅管坯生產工藝為:熔鑄——鋸切——分檢——加熱——擠壓諸多工藝過程,工藝復雜,不易操作。
而且該種工藝結構需要人工控制,無法智能,不僅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銅水管生產設備。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銅水管生產設備,包括控制器,還包括:
立柱;
面板,滑動連接在所述立柱上;
升降裝置,連接在面板上;
冷卻裝置,連接在所述面板上;
熔化爐和一個與其連通的保溫爐;
石墨模具,與所述保溫爐連通;
連接在上述面板上的牽引機構,所述牽引機構自由端設有一個牽引端;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熔化爐、保溫爐、升降裝置和牽引機構。
優選的,所述牽引機構包括上引驅動機構和傳動機構和懸掛引導機構,上引驅動機構連接傳動機構,傳動機構連接懸掛引導機構,懸掛引導機構的自由端設有所述牽引端,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上引驅動機構。
優選的,所述熔化爐和保溫爐形成連體組合爐。
優選的,所述冷卻裝置包括冷卻器和連接在冷卻器下端的結晶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可將傳統工藝流程中的熔鑄——鋸切——分檢——加熱——擠壓諸多工藝過程,變成由控制器控制的一次成型的流程,簡化了生產工藝。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的結構框圖;
圖2是本實施例的控制系統的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照圖1,一種銅水管生產設備,包括一個立柱,立柱上滑動連接一個面板;
還包括升降裝置、上引驅動機構、傳動機構和懸掛引導機構,升降裝置、上引驅動機構都連接在所述面板上,上引驅動機構通過傳動機構連接懸掛引導機構,懸掛引導機構的一端設有牽引端;
還包括冷卻器和高純石墨制作的結晶器,面板連接所述冷卻器,結晶器連接在冷卻器下端;
還包括熔化爐和一個與其連接的保溫爐,熔化爐和保溫爐可形成連體組合爐(簡稱“聯體爐”);
還包括石墨模具,其與所述保溫爐連通。
陰極銅在熔化爐中熔化,經過通道進入保溫爐中,銅液再進入石墨模具內,下調上述面板,使升降裝置下降,升降裝置的調節可保證使結晶器插入銅水中特定的深度,由于冷卻水的冷卻作用,進入結晶器的銅液冷卻凝固成型,再由懸掛引導機構不斷地將凝固銅管向上引出,實現了上引連鑄銅管坯。
還可包括打鏈機構,所述打鏈機構連接誒上引驅動機構,打鏈機構的合理設計,利用管坯的自重和打鏈間隙,形成了牽引——反推動能,與水平連鑄的振動道理是一樣的,有效地解決了組織結晶問題。而且打鏈機構可有效地控制結晶區域,提高了模具使用壽命。
參照圖2,本實用新型還具有控制器:由四面電控柜組成,其中二面為平衡調壓器柜,兩面為控制柜,集中控制聯體爐和上引驅動機構、升降裝置,操作簡便、安全可靠,具有完整的儀表顯示(可直讀三相及單相電流、電壓、爐內溫度)。水壓、過電流、短路保護、報警裝置以及三相電流平衡,功率因數補償、調整等電路。特別是熔化溫度采用了先進的數字顯示儀表,讀數直觀、準確,并實現了自動控制溫度,達到提高電源效率,節約能源之目的。
該工藝可將傳統工藝流程中的熔鑄——鋸切——分檢——加熱——擠壓諸多工藝過程,變成一次成型。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良好的加工性能:
銅管坯不經中間退火變形量可達90%以上,道次加工量可達40%,可不經剝皮、酸洗直接拉伸和軋制。初始拉伸時,由于晶界滑移,外觀較為精糙,隨變形量的增加而逐步變得光滑,拉伸性能也明顯提高,當總變形量達到90%以上時,其晶粒大小與采用擠壓——拉伸加工工藝的管材相同。
銅管坯對后續加工的要求:
為了改變銅管坯的鑄造組織,必須進行中間退火,中間退火前的變形量不應低于60%。正確的工藝生產的管材成品,晶粒度可控制在0.015-0.06mm。
正確地控制銅液溫度,冷卻水量和上引速度,管坯的晶粒度為0.8-1.0,邊部多為較細的等軸晶,中部為柱狀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宏泰銅業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宏泰銅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247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