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液體潤滑浮封環組件組裝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82298.2 | 申請日: | 2008-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3368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孝;劉榮榮;孫電衛;王杰民;趙新民;林百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27/02 | 分類號: | B25B27/02;F16J15/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75025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體 潤滑 浮封環 組件 組裝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密封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液體潤滑浮封環組件組裝工具。
背景技術
在組裝浮封環組件時,將浮封環裝入零件浮封腔內過程中,需要克服浮封環上○型圈與零件浮封腔接觸而產生的彈力,只靠操作者雙手的力還不能克服這個彈力,目前常用的浮封環組件組裝方法是:一是用輔助工具擊打浮封環使其進入零件浮封腔內,由于浮封環結構單薄,浮封環亮帶加工精度很高,且安裝時亮帶朝外,用工具直接擊打會造成浮封環損壞變形,使浮封環起不到密封作用;二是用改錐一點點擠壓浮封環上的○型圈,將其擠進零件浮封腔內,不過這個組裝過程操作起來也很困難,容易損壞浮封環的橡膠○型圈,而且不能保證浮封環組裝后的平面度,工作時浮封環在一定徑向壓力下作相對旋轉,使浮封環亮帶接觸不均勻造成浮封環損壞和漏油現象。由此可見,浮封環組裝方法,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液體潤滑浮封環組件組裝工具,它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一個尼龍材料的浮封環壓套構成,壁厚5~12mm,套內一端的端頭有一圈半徑為3~8mm的圓角,套內距離圓角5~8mm處有一個寬4~6mm,深3~4mm的縱向矩形槽;浮封環壓套沿軸向單面開通。
使用時浮封環壓套內圈上的矩形槽卡住浮封環周邊,并使浮封環上的○型圈與零件浮封腔均勻接觸,浮封環壓套上的圓角卡住浮封環上的○型圈,這樣可以通過擊打浮封環壓套上端對浮封環向下施力,從而達到保護和組裝浮封環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組裝浮封環時,利用浮封環壓套的彈力卡住浮封環,這樣只要用錘擊打尼龍套就可以了,不會損害浮封環;而且這樣浮封環壓套與浮封環成為一體,使浮封環均勻受力不變形,能保證浮封環裝配后的平面度,這樣安裝的浮封環接觸均勻不漏油。這種組裝工具使用范圍廣,結構緊湊、體積小、操作方便,經濟適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浮封環組裝工具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
圖3本實用新型浮封環組裝工具組裝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1.浮封環壓套、2.浮封環、3.○型圈、4.零件。
從圖1和圖2可知,根據浮封環尺寸大小,用尼龍材料加工一個浮封環壓套,壁厚8mm,在套內一端端頭加工一圈半徑為6mm的圓角,在套內距離圓角6mm處加工寬5mm和深3.5mm的縱向矩形槽,然后將浮封環壓套1沿軸向單面開通,使其能夠張開。
由圖3所示,工作時,根據組裝浮封環組件的尺寸大小來選用相應尺寸的浮封環壓套1,將浮封環壓套1張開,用浮封環壓套1內圈上的矩形槽卡住浮封環周邊,將它們放到零件4浮封腔內,并使浮封環2上的○型圈3與零件4浮封腔均勻接觸,浮封環壓套1內的圓角卡住浮封環上的○型圈,用工具均勻擊打浮封環壓套1上端邊緣,使浮封環2裝到預定位置,然后取出浮封環壓套1,浮封環組件組裝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229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