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流定量調節閥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81716.6 | 申請日: | 2008-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3974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04 |
| 發明(設計)人: | 鄧懷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鄧懷強 |
| 主分類號: | F16K17/36 | 分類號: | F16K17/3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思聰 |
| 地址: | 642155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流 定量 調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供水水閥的領域,特別是配套水龍頭的定量調節閥。
背景技術
傳統的供水水龍頭,無論是機械式還是瓷芯式,其設計的結構重點在于控制水流的通斷,擰開水龍頭,往往是大流量的水流出。而現實生活中,有多種情況下人們打開水龍頭并不需要大流量的出水,小流量的出水更符合人們的使用習慣或需求,如洗手、洗臉等。但傳統的水龍頭要調控較小的出水量,往往需要人手頻繁而細致的操作,難以把握調控,麻煩而費時,人們一般懶于調控就放任水龍頭以大流量出水,嚴重地浪費水資源。傳統的水龍頭并沒有從節約用水的角度來考慮水流量的控制,因此,如何使水閥在節水、方便、快捷上有效統一起來,是傳統技術所忽略了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傳統技術的缺陷,提出一種大小流量轉換簡單快捷、安裝使用方便、節水效果明顯的水流定量調節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水流定量調節閥,連接于傳統水龍頭上,主體包括有殼體、水流轉換柱、水流轉換座,其特征在于:水流轉換柱呈中空漏斗形,其上部設有導流孔、下端設有小流量出水孔,水流轉換柱活動套插于水流轉換座的空腔內,水流轉換座通過螺紋旋插于殼體的內部,水流轉換座上部空腔的周壁開有與殼體內腔連通的大流量出水孔,殼體內水流轉換座的上方蓋有一磁性導流蓋板,磁性導流蓋板下方正對水流轉換柱,水流轉換柱上設有磁性節流蓋,磁性節流蓋上開有與水流轉換柱的小流量出水孔連通的蓋導流孔。進一步地,水流轉換柱的上端部開有凹槽,磁性節流蓋固定于凹槽內。為避免水中雜質對內部的影響,殼體的上部、磁性導流蓋板的上方設有過濾網。為避免大小水流轉換時的滲漏,水流轉換座內與水流轉換柱接觸處設有密封圈。
這樣的連接結構具有明顯的優點:
1、通過水流轉換柱在水流轉換座內的上下移動,可實現水流在大小出水孔間的轉換,利用水壓自動實施封閉,使小流量出水作為水閥打開的常態,避免時時的大流量出水,節水效果明顯。
2、大小水流的調節控制簡單方便,只需推上或拉下水流轉換柱即可。
3、安裝簡單,可直接旋接于傳統水龍頭的出水口,裝拆更換十分方便。
4、水流轉換柱的小流量出水孔,可產生加壓噴射的水流,水流流速快、沖刷力強,更適合日常生活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拆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小流量出水的狀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大流量出水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3,本實施例的水流定量調節閥主體由殼體2、水流轉換柱4、水流轉換座3構成,其中,殼體2、水流轉換座3大體呈空腔柱體形,水流轉換柱4呈中空漏斗形,水流轉換柱4活動套插于水流轉換座3的空腔內,水流轉換座3通過螺紋旋插于殼體2的內部。殼體2內、水流轉換座3的上方頂部蓋有一磁性導流蓋板5,水流轉換座3的中部設有密封圈7,水流轉換柱4被限定于其間,只能在磁性導流蓋板5與密封圈7之間上下移動。而多個大流量出水孔8正設于該段水流轉換座3的內壁,這樣,當水流轉換柱4下移至下限位密封圈7處時,各大流量出水孔8被水流轉換柱4封閉(如圖2),當水流轉換柱4上移至上限位磁性導流蓋板5處時,各大流量出水孔8被完全打開(如圖3)。水流轉換柱4上部邊緣設有導流孔9、其下端設有小流量出水孔11、其中央開有凹槽,磁性節流蓋6固定于凹槽內,而磁性節流蓋6上開有與水流轉換柱4的小流量出水孔11連通的蓋導流孔10。
將本水流定量調節閥連接到傳統的水龍頭上,擰開水龍頭,在小流量出水使用時,水流轉換柱4位于下限位密封圈7處,如圖2所示,水從過濾網1流到殼體2內,經過磁性導流蓋板5流到殼體2與水流轉換座3之間的間隙,再從間隙經過大流量出水孔8、水流轉換柱4上部邊緣的導流孔9進入水流轉換座3的內腔,水流然后通過磁性節流蓋6上蓋導流孔10進入水流轉換柱4內,最后從水流轉換柱4下端的小流量出水孔11噴出。由于大流量出水孔8被水流轉換柱4阻擋,無法直接從水流轉換座3的內腔流出,只能沿導流孔9、蓋導流孔10定量地小水流流出。
大流量出水使用時,如圖3所示,向上推動水流轉換柱4,上推至上限位,使磁性節流蓋6與磁性導流蓋板5相貼近接觸,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吸附定位,此狀態下,導流孔9被水流轉換座3的內壁封閉,然后擰開水龍頭,水從過濾網1流到殼體2內,經過磁性導流蓋板5流到殼體2與水流轉換座3之間的間隙,再從間隙進入大流量出水孔8,大流量水流從水流轉換座3下端的接口12流出。
當然,這里僅列舉了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其它等同、類同的構造均應屬于本專利的保護范疇,這里不再贅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鄧懷強,未經鄧懷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17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紡編鉤針PVC軟管
- 下一篇:一種止回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