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寬粒徑分布的選粉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80769.6 | 申請日: | 2008-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5045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懷平;徐懷洲;李桂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7B9/02 | 分類號: | B07B9/02;B07B7/083;B07B7/086;B07B11/02;B07B11/06;B02C2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003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粒徑 分布 選粉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選粉裝置,特別是一種適用于水泥圈流粉磨的寬粒徑分布的選粉機。
背景技術
目前,水泥粉磨一般都用球磨機,按生產工藝分為開流式和圈流式兩種。開流磨是將熟料和混合材按比例混合后,一并進行粉磨,粉磨后的粉體無需選粉,直接地用于水泥制造;但開流磨能耗較高,產量低,生產成本大,現已逐步被淘汰。圈流磨因其能量消耗低,系統產量高,有利于大型化和提高人均勞動生產率等優點在粉磨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圈流磨粉磨后的粉體需經選粉機選粉處理。近年來,隨著高效選粉機技術的發展,選粉機的分離精度越來越高,水泥的顆粒分布越來越窄,混合材的比例偏低,水泥的需水量偏大,與外加劑的相容性差,水泥的工作性能下降。為了改變水泥的粒徑分布,提高水泥的工作性能,一些廠被迫將圈流粉磨系統改成開流粉磨系統,但開流粉磨在能量消耗和大型化方面與圈流粉磨是無法比擬的;也有一些廠家采用先將部分混合材進行單獨粉磨,生產出部分粒徑較粗的粉體,再將這些較粗粒徑混合材粉體加入到圈流粉磨出的水泥中,從而來改變水泥的顆粒分布,雖然這樣在改變水泥的顆粒分布十分有效,但也使得水泥粉磨系統變得十分復雜,投資大大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供適用于水泥圈流粉磨工藝的寬粒徑分布的選粉機,它能有效地改變以往高效選粉機的顆粒分布窄的缺點,生產出寬粒徑分布的水泥,使水泥的需水量減小,提高水泥和外加劑的相容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殼體、籠型轉子、撒料盤、中心風管和粗粉錐體;中心風管裝于殼體的上部,其下方設有撒料盤和轉子,在殼體上設有進風口和進料口;轉子的下方設有粗粉錐體;包含有集料斗、四通接頭、分離器和溢流倉的二次分選裝置,半環形集料斗設于粗粉錐體的上部,集料斗的下口通過鎖風閥與四通接頭的上口相通連,四通接頭的兩側口分別與分離器和二次風相連,其下口接有鎖風閥;分離器的上口接有出風管,分離器的下口通過鎖風閥與溢流倉相通連。
上述溢流倉的底部呈倒V形,將型溢流倉下部分設成出料倉和回料倉,出料倉的下端口設有出料閥,出料倉與分離器的下口相對,使得分選出的較粗粉首先落入出料倉內,待出料倉裝滿后自動溢入回料倉。
在出料倉下端的出料閥后設有計量秤,以計量混入水泥中較粗粉的重量,方便地改變水泥的顆粒分布。
上述集料斗的上口面積為粗粉錐體上口面積的五分之一至八分之一,只截取部分粗粉進行二次分選,分選的出較細粉和較粗粉足夠用于水泥的混合配比即可,以減輕二次分選的工作壓力。
在分離器上口的出風管中設有調節蝶閥,以方便地調節二次進風的風量,控制進入分離器的粉體粒徑;由于混合材和水泥熟料的密度不同,密度較輕的混合材比密度較大的水泥熟料更易進入分離器被收集,以提高混合材中較粗粉的比例。
工作時,經磨機粉磨后的熟料和混合材的粉體通過進料口落入高速旋轉的撒料盤上,拋撒至選粉區,在高速旋轉的轉子作用下,細粉進入中心風管抽出,進入后續的收塵器中被收集。粗粉大部分直接落入粗粉錐體內,小部分進入環形集料斗。進入環形集料斗中的粗粉,其中的粗大的粉體直接通過四通接頭下方的鎖風閥落入粗粉錐體內,其余粉體在二次風的作用下則進入分離器內,較細粉從分離器上口的出風管進入后續的收塵器中進行被收集;而較粗粉則落入分離器下方的溢流倉的出料倉內,從出料倉底部的出料閥排出,計量后混入水泥中;而出料倉中的較粗粉裝滿后,則自動流入到回料倉中,與粗粉錐體內的粗粉一并回入磨機重新粉磨。將分選出的細粉、較細粉和較粗粉按比例混合,即可得到寬顆粒徑分布的水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結構合理,能有效地提高所選粉體的顆粒分布,便于生產出寬粒徑分布的水泥,使水泥的需水量減小,提高水泥與外加劑的相容性,以及水泥的工作性能,并且可降低能耗和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卸料閥、2為粗粉錐體、3為殼體、4為進風口、5為籠形轉子、6為撒料盤、7為進料口、8為中心風管、9為集料斗、10為鎖風閥、11為四通接頭、12出風管、13為蝶閥、14為雙文丘里流量計、15為二次進風進料管、16為分離器、17為鎖風閥、18為溢流倉、18-1為回料倉、18-2為出料倉、19為出料閥、20為計量秤、21為鎖風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07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利用手機控制兩足式機器人的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中英文對照世界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