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閉路循環脫硫脫硝及回收硫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80586.4 | 申請日: | 200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432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孫偉杰;楊桂芬;孫海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偉杰 |
| 主分類號: | B01D53/80 | 分類號: | B01D53/80;B01D53/60;B01D53/9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皂蘭 |
| 地址: | 450003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閉路 循環 脫硫 回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脫硫、脫硝、除塵及資源回收的技術和環境保護領域,特別是一種閉路循環脫硫脫硝及回收硫的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電力發展以燃煤為主的格局,短期內不會改變;煤是一種低品位可燃的有機質化石能源,它的巖相和化學組成常具有明顯的差別和不均一性,其中硫成分含量也從0.1~10%不等,變化范圍較大,FGD的任務將異常艱巨和沉重;目前,特別是以石灰/石灰石法、雙堿法等脫硫技術、工藝為主時,勢必帶來巨大的投資和運行負擔,且存在以下不足:
(1)重脫輕用:即將煙氣中SO2脫下來,綜合利用方面不理想,副產品質量差、不穩定,利用價值低;二次污染嚴重;
(2)SO2、NOX脫除效率低:一般低于95%,且外排煙氣中SO2、NOX不能滿足目前國家規定的環保排放標準,更無法滿足高硫煤脫硫使用;
(3)運行成本高:占地面積大,運轉穩定性差;污染治理工程在取得環境效益的同時,需要大量的運轉資金投入;
(4)連續運行不穩定,無法保證低成本,長期在線監測運行,維修量大;
(5)資源嚴重浪費,不符合國家節能法和循環經濟發展。
雖然,這一技術對減輕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污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每處理一噸二氧化硫時產生約2.7噸的脫硫石膏,預計到2010年,我國堆存的脫硫石膏將超過1億噸;而且,脫硫石膏質地松散,無法與礦石膏相比,致使脫硫石膏難以利用,所以導致脫硫石膏被拋棄處理,占用了上百萬畝的土地;同時,由于被拋棄的脫硫石膏長久散發著余毒,經太陽暴曬蒸發出刺鼻的酸味;揮發后的酸性物質又加重了酸雨的危害;雨天堆積的“脫硫石膏山”隨時都會倒塌下來,沖擊道路和村舍,并滲入土地、農田,污染地下和地表水,從而進入我們的食物鏈,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它釋放的有害物質將誘發對人體造成極大傷害的新病情。
由此可見,現行的脫硫、脫硝技術勢必造成大量廢渣,廢氣,廢水,嚴重帶來新的生態破壞;對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和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存在著“建不起”也“運行不起”的嚴重障礙。
當前,隨著火電廠煙氣脫硫項目的實施和脫硫設施的逐步運行,脫硫副產物越來越多,對其進行綜合利用、節約資源,防止二次污染已成為當前急需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國家發改委《關于加快火電廠煙氣脫硫產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進一步開展煙氣脫硫副產品綜合利用,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盡快組織有關科研院所等部門對脫硫副產物進行深入的研究,實施脫硫副產物必須進行綜合利用”;所以,為了減少污染,降低能耗,節約資源,發展循環經濟已勢在必行。
SO2在環境學者眼中是污染源,是“魔頭”是“敵人”;但是,在化學者眼中,SO2是可再利用的資源,是“戰友”甚至還可以成為“英雄”;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發揮化學工程科學的作用,研究、開發使用投資及運行費用低、副產品價值高、技術先進,性能運行穩定、無二次污染的新技術、新工藝。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的不足,而研制一種閉路循環脫硫脫硝及回收硫的裝置,它是一種閉路循環脫除燃煤煙氣中SO2、NOx及循環回收硫資源的裝置,可有效解決克服現有技術的副產品處理困難、有二次污染,運行費用高、產品單一等問題。該裝置之所以能對脫硫副產物的解析還原再生,其目的在于:以廢治廢一舉多得,將燃煤煙氣里白白浪費掉的硫資源,以最低的成本來循環回收,提高脫硫副產品的綜合附加值和降低其運行費,使除塵脫硫、脫硝、循環回收硫資源,實現長期高效運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偉杰,未經孫偉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05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