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纜絕緣檢查輔助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79193.1 | 申請日: | 2008-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4864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8 |
| 發明(設計)人: | 黃慶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R1/04 | 分類號: | G01R1/04;G01R31/00;G01R27/12;G01R31/08;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核工業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高尚梅 |
| 地址: | 300141***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纜 絕緣 檢查 輔助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電纜測試用的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配合兆歐表來對電纜中各個電線之間的絕緣度進行檢查的裝置。
背景技術
用來連接設備的電纜的電氣特性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設備整體發揮的工作效能。在用電纜連接設備之前,調試安裝人員通常需檢查電纜的各項指標,在諸多檢查項目中,電纜的絕緣檢查幾乎是所有電纜的必查項。絕緣檢查包含兩方面的檢查:第一,電纜芯線與屏蔽層之間的絕緣檢查;第二,電纜芯線兩兩之間的絕緣檢查。檢查的方法是用兆歐表(俗稱搖表)測量兩個被測對象間的絕緣電阻值。對于芯線較少的電纜,只需要逐個直接檢查,當電纜芯線較多,而且相同的電纜也很多時,這種檢查方法就顯得太繁瑣。以一根50芯的電纜為例:電纜芯線與屏蔽層之間的絕緣檢查需要點擊50次;電纜芯線兩兩之間的絕緣檢查需點擊
目前市場上有這樣的一體化檢測設備,但是設備的功能項多,絕緣度檢查只是其中的一個項目。設備整體價格昂貴,不適用專用于電纜絕緣度檢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成本、高功效的簡易絕緣檢查輔助裝置,專用于電纜絕緣檢查。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纜絕緣檢查輔助裝置,包括殼體、設置于殼體內部的若干十位接線板、安裝在殼體上的若干個電纜插座,其中,所述的若干十位接線板均布在殼體的底部,并通過螺釘固定在殼體上;所述的若干個電纜插座上同樣編號的引腳通過電線連接到同一個十位接線板上的同一對接線點上。
如上所述的一種電纜絕緣檢查輔助裝置,其中,所述的電纜插座為2個,電纜插座中電線的芯數為100芯;所述的十位接線板為10個,每2個組成1組,分5組均布在殼體的底部。
如上所述的一種電纜絕緣檢查輔助裝置,其中,所述的若干個十位接線板安裝在殼體中同一平面上。
如上所述的一種電纜絕緣檢查輔助裝置,其中,所述的殼體為上部敞開的盒狀。
如上所述的一種電纜絕緣檢查輔助裝置,其中,十位接線板包括1塊底板、10對接線點和10個連接跨片,10個連接跨片均布在底板上,每1對接線點分別設置在1個連接跨片的兩端,每1對接線點中的2個接線點均分別通過螺釘與連接跨片以及底板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將所有待測試點轉接到一個平面上來,然后可以用兆歐表探頭在這個平面上采用滑動方式與各個測試點進行有效接觸來完成測試。此裝置還可以對多根同型號插頭電纜或異型號插頭電纜進行同時檢查。
附圖說明
圖1是十位接線板示意圖;
圖2是一種電纜絕緣檢查裝置俯視圖;
圖3是一種電纜絕緣檢查裝置的立體圖。
其中,1~10十位接線板,11~12電纜插座,21殼體,30底板,31~32接線點,33連接跨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所示的是所用到的十位接線板,十位接線板包括1塊底板30、10對接線點31、32和10個連接跨片33,10個連接跨片33均布在底板上,每1對接線點31、32分別設置在1個連接跨片33的兩端,組成1個接線端子,每1對接線點31、32中的2個接線點均分別通過螺釘與連接跨片以及底板固定連接。兩個接線點31、32用于焊接電線,從而可以分別連接到不同插座的同一端子上,連接跨片33將使31和32導通。
圖2所示的是一種針對100芯電纜而設計的電纜絕緣檢查輔助裝置,包括三部分:上部敞開的盒狀的殼體21,10個十位接線板1~10,2個航空插座11~12。所述的十位接線板每2個組成1組,分5組均布在殼體21的底部,并通過螺釘固定,十位接線板1~10安裝在殼體21中同一平面上。
十位接線板1~10上的各個接線端子上的兩個接線點31、32上分別引出導線,一根與插座11中的一個接線端子進行連接,一根與插座12中的一個接線端子進行連接。10個十位接線板1~10的編號依次為X1~X10,插座11編號為XP1,插座12編號為XP2,接線關系如下表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未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91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