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維持多輸出同步的電源供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78459.0 | 申請日: | 2008-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1956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奕樺;張恒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巨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7/12 | 分類號: | H02M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吳貴明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維持 輸出 同步 電源 供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維持多輸出同步的電源供應器,特別是應用在提供多個輸出電力的電源供應器中,改變輸出電力之間時序差異的電路。
背景技術
已知的電源供應器可通過變壓器繞組的抽頭或多個繞組耦合,進而達到提供多個輸出電力驅動不同負載的功能,如中國臺灣專利證書第M244645號的“交流分布式電源供應裝置”,其說明書圖式的圖2即為上述已知的電源供應器的架構,而該前案的圖式中的圖5更揭示了一變壓器利用多個繞組而分為多路輸出,從而提供不同電壓的電路結構;然而經過長期的研究與驗證已證實,利用多個繞組分為多個輸出的架構會產生較多的損耗而降低電能的轉換效率,因而新的研發方向為變壓器后端先提供單一的主輸出電力,再由至少一個調壓輸出單元取得該主輸出電力后調變輸出相異于該主輸出電力的副輸出電力,如圖1中所示,圖1所示的電源供應器自一電力源1取得一輸入電力,該輸入電力經過一功因校正單元21后分別供給一主電力系統以及一常備電力系統25,其中該常備電力系統25取得該輸入電力后即輸出一常備電力,該主電力系統包括一變壓器24,并且由一脈波調變單元22驅動一切換開關23以調變該輸入電力通過該變壓器24的周期,該變壓器24二次側產生一感應電力,該感應電力經由一整流輸出單元3調變為該主輸出電力送至一主輸出端5,在該整流輸出單元3取得該感應電力后,其產生的主輸出電力需經過升壓形成,初始電壓升壓至額定的電壓的這段期間稱為上升時間(rise?time);而該整流輸出單元3后端還連接兩調壓輸出單元41、42,該調壓輸出單元41、42各具有一副輸出端411、421、一電力輸入端412、422以及一偏壓驅動端413、423,該偏壓驅動端413、423取得該主輸出電力后,該調壓輸出單元41、42即將該電力輸入端412、422取得的主輸出電力調變為副輸出電力而由該副輸出端411、421輸出,其中兩調壓輸出單元41、42能產生相異電壓位準的副輸出電力;圖1所述的架構雖可提高電能的轉換效率,但伴隨而來的是主輸出電力與副輸出電力之間輸出時序不同的情況;輸出時序的差異雖然在大部份負載上不會產生問題,但在供應部份計算機主機板工作時會產生無法正常開機的錯誤,因而該電路架構的輸出時序差異即為待改善的地方。
實用新型內容
由于改變電路架構雖能提高轉換效率,但造成了各路電力輸出時序有差異,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改善電源供應器多個輸出得以維持同步輸出。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維持多輸出同步的電源供應器,以減少一電源供應器的多個輸出電力的時序差距,該電源供應器包括取得一輸入電力而調變為常備電力的一常備電力系統、一取得該輸入電力而調變為一主輸出電力的主電力系統,該主電力系統設有一整流輸出單元輸出該主輸出電力,而該電源供應器還包括至少一連接該整流輸出單元而取得該主輸出電力的延遲觸發單元,以及具有一電力輸入端、一偏壓驅動端、一回授偵測端以及一副輸出端的調壓輸出單元,其中該延遲觸發單元設定一電壓判斷位準,并依據該主輸出電力大于或小于該電壓判斷位準而決定是否輸出一觸發訊號;該調壓輸出單元通過該偏壓驅動端連接該常備電力系統取得該常備電力而啟動,該電力輸入端連接該整流輸出單元取得該主輸出電力而調變為一副輸出電力,該回授偵測端則連接該延遲觸發單元取得該觸發訊號,并依據該觸發訊號產生的時序而決定將該副輸出電力送至該副輸出端的時序;通過上述的電路動作可令該調壓輸出單元取得該常備電力后先行啟動,并且判斷該整流輸出單元調變該主輸出電力升壓至該電壓判斷位準后所產生的該觸發訊號,令該調壓輸出單元開始產生該副輸出電力,因此該主輸出電力與該副輸出電力輸出的時序差距縮短,幾乎可視為同步輸出,可避免無法驅動負載的困擾。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最主要的優點在于讓該副輸出電力與該主輸出電力的輸出時序近乎同步輸出。
附圖說明
圖1為已知的電源供應器的電路架構圖;
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架構圖;
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的實施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巨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新巨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84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