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卸汽車舉升用活塞缸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75144.0 | 申請日: | 2008-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9738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萬法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萬法 |
| 主分類號: | F16J10/02 | 分類號: | F16J10/02;B60P1/16;B60P1/02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趙玉峰 |
| 地址: | 262313山東省日照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舉升用 活塞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活塞缸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卸汽車舉升用活塞缸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自卸汽車上舉升用的活塞缸,其缸底基本上是采用焊接結構,通過焊接的方式將設有連通油道的底蓋和鉸軸固定連接在一起,如附圖1、2和3所示,但是由于焊接的缺陷以及其它原因,在焊縫拐點處很容易出現氣孔、砂眼等缺陷,導致油缸在此處滲漏油,尤其是在大缸徑活塞缸上如缸徑在Φ180mm以上的活塞缸,當活塞處于高壓狀態下時其缸底焊縫拐點滲漏油比例更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能夠完全解決自卸汽車上舉升用活塞缸缸底焊縫拐點滲漏油現象、且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的自卸汽車舉升用活塞缸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自卸汽車舉升用活塞缸裝置,包括活塞缸底蓋和與所述活塞缸底蓋固定連接的鉸軸,所述活塞缸底蓋與所述鉸軸上分別設有相互連通的底蓋油道和鉸軸油道,該活塞缸裝置還設有兩端分別套裝于所述底蓋油道與鉸軸油道內的連接套管,所述連接套管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活塞缸底蓋和所述鉸軸。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連接套管與所述鉸軸鑲嵌并焊接式固定連接。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連接套管與鉸軸鑲嵌并焊接式連接。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底蓋與所述鉸軸焊接式固定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的自卸汽車舉升用活塞缸裝置,由于是采用了兩端分別套裝于底蓋油道與鉸軸油道內的連接套管,并且連接套管兩端分別密封連接活塞缸底蓋和鉸軸,這樣的結構方式,通過固定連接的連接套管,將底蓋與鉸軸之間的油道進行連接,并且加之鉸軸與底蓋之間的連接固定,完全解決了自卸汽車舉升用活塞缸裝置的鉸軸與底蓋之間的滲漏油現象,并且結構簡單價值低。采用連接套管與底蓋、連接套管與鉸軸鑲嵌并焊接連接、而鉸軸與底蓋之間采用焊接式固定連接,加工方便可靠。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原自卸汽車舉升用活塞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向剖視圖;
圖3是原自卸汽車舉升用活塞缸裝置的底蓋與鉸軸焊接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自卸汽車舉升用活塞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B—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現有的自卸汽車舉升用活塞缸裝置其鉸軸1與底蓋2之間的連接方式,是通過焊接部3將兩者固定連接在一起,并由鉸軸1與底蓋12上相互連通的油道實現壓力油的輸送,上述結構,由于焊接的缺陷以及其它原因,在焊接部3拐點處很容易出現氣孔、砂眼等缺陷,導致油缸在此處滲漏油,尤其是在大缸徑活塞缸上如缸徑在Φ180mm以上的活塞缸,當活塞處于高壓狀態下時其底蓋處焊接部3拐點滲漏油比例更高。
如圖4和圖5所示,本自卸汽車舉升用活塞缸裝置,包括活塞缸底蓋2和與活塞缸底蓋2固定連接的鉸軸1,在活塞缸底蓋2與鉸軸1上分別設有相互連通的底蓋油道21和鉸軸油道11,該活塞缸裝置還設有兩端分別套裝于底蓋油道21與鉸軸油道11內的連接套管4,而且連接套管4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活塞缸底蓋2和鉸軸1,這樣通過密封連接的連接套管4,將底蓋2與鉸軸1之間的油道進行連接,并且加之鉸軸1與底蓋2之間的連接固定,完全解決了自卸汽車舉升用活塞缸裝置的鉸軸1與底蓋2之間的滲漏油現象。而通過連接套管4與鉸軸1鑲嵌并焊接式固定連接,接套管4與鉸軸1鑲嵌并焊接式連接,并且底蓋2與鉸軸1通過焊接部焊接式固定連接的方式,不僅實現了油道的密封,而且加工方便可靠,完全解決了缸底底蓋與鉸軸焊縫拐點處的滲漏油現象。
本自卸汽車舉升用活塞缸裝置在加工時,可以采用在鉸軸1上鉸軸油道11處加工連接套管4的定位凹孔,將連接套管4鑲入鉸軸1定位凹孔內,然后焊接并清理焊渣,之后將底蓋2密封鑲入連接套管4內,焊接并清渣,再將鉸軸1與底蓋2焊接。這樣由于連接套管的外徑比較小并且是環形焊接,焊接簡單,焊接質量好,不會出現氣孔、砂眼等缺陷,而鉸軸1與底蓋2的焊接只需保證焊縫強度就行,焊接效率大大提高。增加的定位套管,結構簡單,價值低。
以上是本申請的一具體實施方式,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萬法,未經王萬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51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