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椎體平行撐開鉗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75138.5 | 申請日: | 2008-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9075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9 |
| 發明(設計)人: | 馮虎;王書軍;李大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虎;王書軍;李大君 |
| 主分類號: | A61B17/56 | 分類號: | A61B17/56;A61B17/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002江蘇省徐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行 撐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脊柱外科手術器械,特別是一種對脊柱6側彎畸形的患者進行脊柱前路手術時用于椎體平行撐開的手術器械。
背景技術
脊柱前路手術一般需經腹腔或胸腔進行操作,在進行有病變的椎間盤或椎體切除減壓后,需要將相鄰上下椎體平行撐開進行植骨固定。使用傳統的椎體平行撐開鉗在對無脊柱側彎的患者手術時,椎體平行撐開操作沒有困難。但是如果患者原來就存在脊柱側彎畸形,又因某個椎體發生病變,需要前路切除病椎進行植骨固定時,因為其相鄰上下椎體存在水平移位,而傳統椎體平行撐開鉗的鉗口等長,鉗口不能到達移位的椎體下,在顯露范圍有限的手術切口內,椎體平行撐開鉗又不可能上下擺動調整操作,所以鉗口不能有效平行撐開有移位的椎體,造成手術困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鉗口可以伸縮的椎體平行撐開鉗。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椎體平行撐開鉗,主要包括由二個平行臂組成的鉗體,其中一個平行臂的端部設置有固定鉗口,其特征在于:另一個平行臂的端部內側設置有一個開式槽,開式槽內安置有可沿開式槽滑動的滑動鉗口,該滑動鉗口通過螺栓固定在平行臂上。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后,用于脊柱側彎患者的前路脊柱手術時,可以在脊柱側彎患者前路手術時平行撐開有水平移位的上下椎體,在有限的手術切口中不用上下擺動撐開鉗,就能對于存在水平移位的椎體間進行水平撐開,方便手術操作,降低手術難度,方便此類手術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無脊柱側彎畸形的脊柱前路手術進行椎體平行撐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有脊柱側彎畸形的脊柱前路手術進行椎體平行撐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附圖中,1為平行臂、2為開式槽、3為滑動鉗口、4為固定鉗口、5為螺栓、6為脊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由傳統的椎體平行撐開鉗改裝而成,主要包括帶有二個平行臂1的鉗體,其中一個平行臂1的端部設置有固定鉗口4,另一個平行臂1的端部內側設置有一個長方形的開式槽2,開式槽2內安置有一個可沿開式槽2前后滑動的滑動鉗口3,滑動鉗口3的端部與固定鉗口4平行,用于平行撐開操作。所述滑動鉗口3通過螺栓5固定在平行臂1上,形成一個可伸縮并可定位后固定的伸縮式鉗體。
如圖2所示,當對無脊柱6側彎畸形的患者進行前路手術撐開椎體時,可以將滑動鉗口3回縮并旋緊螺栓5固定,兩側鉗口等長,在有限的切口操作范圍內,同傳統椎體平行撐開鉗一樣進行撐開操作。如圖3所示,當對有脊柱6側彎畸形的患者進行前路手術撐開椎體時,可以將滑動鉗口3延長并旋緊螺栓5固定,兩側鉗口長度差異合適后,仍可在有限的切口操作范圍內,同傳統椎體平行撐開鉗一樣,輕易平行撐開存在水平移位的上下椎體。滑動鉗口3的端部設計有螺栓5可在開式槽2內滑動并能旋緊固定,以保證滑動鉗口3在合適的位置固定且與固定鉗口4平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虎;王書軍;李大君,未經馮虎;王書軍;李大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513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