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震子母門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74987.9 | 申請日: | 2008-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610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龍江;婁暉;沈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龍江 |
| 主分類號: | E06B5/10 | 分類號: | E06B5/10;E06B7/32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寶成 |
| 地址: | 257091山東省東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震 子母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門,特別涉及一種具有在地震等緊急時刻的安全出口和緊急避險功能的防震子母門。
二、背景技術:
市場現有金屬門,門框和門扇的連接及其工作方式是通過一側立面用合葉,其余上、下及側立面用鎖銷,通過鎖具控制以達到開、關目的。這種設計方式側重了門的安全保護作用,忽視了地震等自然災害來臨時,由于外力作用,使合葉、插銷處受壓、變形,門扇不易打開,從而迅速逃生的特點,門的安全出口作用弱化。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使人們在災難面前迅速逃生的防震子母門。
其技術方案是:包括母門和子門,在母門上設有較小的子門,子門和母門的銜接面為外大里小的斜面或弧面,所述的子門和母門通過鋼球和彈簧配合控制。
一種方案是:上述的子門的頂端和兩側的斜面上分別設有凹槽,與凹槽配合的鋼球設置在母門的頂部和兩側的斜面上,鋼球通過彈簧連接在母門內。
另一種方案是:上述的防震子母門的母門的頂端和兩側的斜面上分別設有凹槽,與凹槽配合的鋼球設置在子門的頂部和兩側的斜面上,鋼球通過彈簧連接在子門內的控制桿,控制桿連接旋鈕。
另外,上述的子門和母門的底部通過內置合頁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子、母門結構變化既解決門的安全功能,又解決了門的安全出口功能;而鋼球避免了受壓后變形、卡住的缺點,使人們能夠在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破壞門的結構時,能夠通過子門迅速逃生。
四、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A-A的剖視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B-B剖視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其技術方案是:包括母門1和子門4,在母門上設有較小的子門4,子門和母門的銜接面為外大里小的斜面或弧面,所述的子門和母門通過鋼球2和彈簧3配合控制。子門4的頂端和兩側的斜面上分別設有凹槽,與凹槽配合的鋼球2設置在母門的頂部和兩側的斜面上,鋼球2通過彈簧3連接在母門內,子門和母門的底部通過內置合頁5連接。
其中,子門的形狀不僅限于附圖中描述得形狀,還可以為拱形結構等。子門和母門的連接及固定方式是通過下方的內置式合葉,上方及兩側的鋼球來實現的,鋼球后有彈簧來控制;當母門受力且力傳遞到子門時,由于外大里小斜面的關系,子門便產生向外運動的趨勢甚至打開。在緊急時期在房間內給子門一定的力,三個鋼球受力壓迫傳力于彈簧,彈簧后縮子門自動打開(鋼球避免了受壓后變形、卡住的缺點)。子門打開后平鋪開來對樓梯平臺起加固作用。
實施例2:參照附圖3和4,其他與實施例1一致,防震子母門的母門1的頂端和兩側的斜面上分別設有凹槽,與凹槽配合的鋼球2設置在子門4的頂部和兩側的斜面上,鋼球2通過彈簧3連接在子門內的控制桿6,控制桿6連接旋鈕7。
在緊急時期在房間內逆時針轉動旋鈕,控制桿在彈簧力作用下,向中心移動,上方的鋼球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兩側鋼球作用于母門上的力減小為零,對子門施加推力,便可將子門打開。順時針轉動旋鈕,可將子門與母門鎖死。
使用過程如下:當地震等自然災害來臨時當母門1受力且力傳遞到子門4時,由于外大里小斜面或弧面的關系,子門4便產生向外運動的趨勢甚至打開。在緊急時期在房間內給子門4一定的力,三個鋼球2受力壓迫傳力于彈簧3,彈簧3后縮子門4自動打開方案1。或當母門1受力且力傳遞到子門4時,由于外大里小斜面或弧面的關系,子門4便產生向外運動的趨勢甚至打開。在緊急時期在房間內逆時針轉動旋鈕7,控制桿6在彈簧力3作用下,向中心移動,上方的鋼球2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兩側鋼球2作用于母門1上的力減小為零,對子門4施加推力,便可將子門4打開。順時針轉動旋鈕7,可將子門4與母門1鎖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龍江,未經李龍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498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