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聯通型抽油泵進油閥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74828.9 | 申請日: | 2008-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1827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30 |
| 發明(設計)人: | 艾和平;沈長富;王紅芹;付顯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白霞 |
| 主分類號: | F04B53/10 | 分類號: | F04B53/10;F04B47/12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錫洪 |
| 地址: | 257000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聯通 抽油泵 進油閥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油田采油用的采油設備,是抽油泵上的部件,特別是一種聯通型抽油泵進油閥。
二、背景技術
油田使用的抽油泵種類較多,但都存在某方面的不足,不能達到某種特殊要求,當需要帶泵實現液壓式封隔器座封時,常用的抽油泵由于在進油閥的阻隔下,不能從泵上油管內向泵下油管內注入液體,所以液壓封隔器不能座封。如專利號:98208542.7長柱塞自泄式抽油泵,當長柱塞起出泵筒后,泵上油管內的液體只能從泵處流入套管內,不能流入泵下,不能用于需要向井內注入液體的油井。因此,下液壓封隔器的油井都是采用先下封隔器座封,然后起出座封管柱,再下入帶抽油泵的生產管柱。這種方法工序多,作業時間長,費用高。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聯通型抽油泵進油閥,液壓封隔器座封時,能將液壓傳至抽油泵下的封隔器上,減少作業工序,縮短作業時間,節省作業費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由壓桿、閥罩、進油閥球、進油閥座、頂桿、閥座接頭組成,壓桿安裝在閥罩上部,進油閥球、進油閥座安裝在閥罩內,進油閥球處于壓桿之下,頂桿安裝在閥座接頭內,頂桿穿過進油閥座,頂桿上端處于進油閥球之下。
閥罩下部安裝篩管,篩管上端面頂住頂桿下端面。
壓桿外圓柱面與閥罩接觸部位為過盈配合。
壓桿大徑部位設有多個豎形孔。
頂桿大徑部位設有多個豎形孔,豎形孔還與頂桿小徑部位相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頂桿上端處于進油閥座內,將進油閥球頂離進油閥座,使進油閥座上下聯通,可將液壓傳至抽油泵下,能使抽油泵下部的液壓封隔器座封,因此,可以帶泵下液壓封隔器,在下液壓封隔器的油井上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少作業工序,縮短作業時間,節省作業費用。
四、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裝配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
由壓桿1、閥罩2、進油閥球3、進油閥座4、頂桿5、閥座接頭6、篩管7組成,壓桿1安裝在閥罩2上部,進油閥球3、進油閥座4安裝在閥罩2內,進油閥球3處于壓桿1之下,頂桿5安裝在閥座接頭6內,頂桿5穿過進油閥座4,頂桿5上端處于進油閥球3之下。
閥罩2下部安裝篩管7,篩管7上端面頂住頂桿5下端面。
壓桿1外圓柱面與閥罩2接觸部位為過盈配合。
壓桿1大徑部位設有多個豎形孔。
頂桿5大徑部位設有多個豎形孔,豎形孔還與頂桿5小徑部位相交。
本實用新型安裝在抽油泵泵筒下,隨液壓工具下入井內后,使進油閥座4上下是聯通的,可將液壓傳至抽油泵下,使抽油泵下部的液壓工具動作,或向抽油泵下部注入液體。當向抽油泵下部注入液壓工作完成后,下入抽油泵柱塞總成,碰泵時,柱塞總成下端與壓桿1接觸,柱塞總成上部的抽油桿重量壓在壓桿、進油閥球3、頂桿5上,剪斷頂桿5下部圓盤,進油閥球3和頂桿5的一部分下落,進油閥球3可座落在進油閥座4上,抽油泵可正常抽油工作。篩管7下部設有攔截裝置,頂桿5的一部分不會落入井內,可隨管柱一同提出地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白霞,未經白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482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ERP的運維系統
- 下一篇:一種具有防止異地盜刷功能的磁條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