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節能抽油泵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74046.5 | 申請日: | 2008-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3956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傳江;王其玉;翟兆啟;鄭士剛;褚海波;李傳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傳江 |
| 主分類號: | F04B47/12 | 分類號: | F04B47/12;F04B5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3000山東省德州市臨***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節能 抽油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井下采油的節能抽油泵。
背景技術
目前在油田井下采油過程中,使用的抽油泵通過地面上的抽油機帶動抽油桿上下往復運動,驅動井下抽油泵進行上行、下行。抽油泵主要由泵筒和活塞組成,活塞上設有游動凡爾座和游動凡爾,泵筒底部設有固定凡爾座和固定凡爾。在抽油泵上行過程中固定凡爾打開,游動凡爾關閉,泵筒內壓力減小,井內油流入泵筒,上部油流進入提升到地面。在抽油泵下行過程中固定凡爾關閉,泵筒內壓力增高,游動凡爾打開,泵筒內油流進入活塞上部,如此往復。在上行過程中抽油機要承擔正個抽油桿的重量、活塞環空以上的液柱的重量、動載荷及交變載荷,整個負載有5-12噸;在下行過程中抽油機的平衡塊要阻止因抽油桿重量引起的抽油機驢頭下行過快,因此電機負荷加大,抽油機系統能量消耗大。
發明內容
為解決傳統抽油泵能量消耗大、能量浪費多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節能油田抽油泵,能有效的減少抽油桿在下行過程中造成的能量浪費。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節能抽油泵,它由泵體、抽油桿、出液口、進液口、吸油腔、泵活塞組成,所述泵體上的兩個軸向孔為液壓腔,腔內設有柱塞,吸油腔和液壓腔底部相通,在抽油桿的下部連接有柱塞,柱塞和泵活塞之間的空腔內住滿液壓油,所述進液口位于泵體的上部,與出液口固定凡爾接近的地方,其中裝有凡爾球和固定凡爾。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抽油桿1上行程時,抽油機只承擔抽油桿1、柱塞2、吸油腔8抽汲油流負荷,不再承擔提升油管內液柱到地面的負荷。抽油桿下行程時,充分利用抽油桿1的重量,通過安裝的液壓抽汲轉換裝置將油管內的油液推升到地面。抽油機整個工作過程負荷較普通工作方式大幅減少,達到節能的目的。在實際生產中,可以使用小直徑抽油桿1,使抽油機節能效果更明顯。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一種節能抽油泵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1所示的B-B剖視圖。
圖中1.抽油桿,2.柱塞,3.出液口固定凡爾球,4.出液口固定凡爾,5.進液口,6.泵活塞,7.液壓腔,8.吸油腔,9.進液口凡爾球,10.進液口固定凡爾。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泵體為一種管狀體,其中心孔為吸油腔8,管壁上的兩個軸向孔為液壓腔7,吸油腔7與液壓腔8在底部相通,吸油腔8的上部裝有出液口固定凡爾4、出液口凡爾球3,泵活塞6能在吸油腔8內上下移動,且有良好的密封性,抽油桿1下部鏈接兩個柱塞2,柱塞2置于液壓腔7內,柱塞2以下的液壓腔7內及吸油腔8內的泵活塞8以下部分注滿液壓油。
圖2為圖1所示的A-A剖視圖,其中兩個進液口5的連線與液壓腔7的兩個連線相垂直。
圖3為圖1所示的B-B剖視圖,在進液口5的內部設有進液口固定凡爾10和進液口凡爾球9。
它是在原來抽油泵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液壓抽汲轉換裝置,即抽油桿1不與泵活塞6直接相連,而是通過液壓抽汲轉換裝置進行作用。抽油桿1的下部連有兩個柱塞。抽油泵的進液口5設置在泵筒上部的兩側,工作時,抽油桿1上行過程中,抽油桿1通過液壓轉換抽汲裝置作用于泵活塞6,泵活塞6下行,此時進液口5處的固定凡爾10打開,出液口處的固定凡爾4關閉,油流進入吸油腔8,抽油桿下1行過程中,通過液壓轉換抽汲裝置,使泵活塞6上行,此時進液口固定凡爾10關閉,出液口固定凡爾4打開,將吸油腔8內的油液提升到地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傳江,未經王傳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40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耐磨泥泵
- 下一篇:節溫器排氣閥橡膠密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