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海水等靜壓驅動次表層海底沉積物保真采樣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73878.5 | 申請日: | 2008-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252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貴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12 | 分類號: | G01N1/12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鞏同海 |
| 地址: | 2661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水 靜壓 驅動 表層 海底 沉積物 保真 采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借助于測定材料的化學或物理性質來測試或分析材料的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利用深海壓力作為驅動力的海底沉積物提取工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海底沉積物取樣器分為保真采樣器和不保真采樣器兩種。不保真采樣器最為典型的是重力管采樣器,這種采樣器不能實現保真采樣,采樣過程中不可避免氣相溶液組分的散失、變價離子氧化態改變以及有機組分分解;公開號為CN2814314,名稱為“新型次表層海底沉積物保真采樣器”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能夠在原位采集次表層海底沉積物的保真采樣器,克服了目前的保真采樣器只能用關于表層沉積物保真采樣,無法實現次表面沉積物保真取樣的缺陷。本技術方案中的動力設備為固定在裝置上的蓄能罐,蓄能罐中一般盛裝有高壓油,蓄能罐與采樣器中的液壓部件連接,通過油路開關使高壓油驅動液壓缸動作,采用蓄能罐存在的缺陷是: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隨時觀察高壓油的壓力情況,當蓄能罐中的壓力較小時,必須及時向蓄能罐中補充高壓油,耗能大,并增加了采樣工作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克服了次表層海底沉積物保真采樣器中動力提供較復雜,耗能大的缺陷,提出了一種利用海水的壓力作為驅動力的次表層海底沉積物保真采樣器,因此該裝置無需采用附加的能量儲存設備,耗能小,達到了節能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海水等靜壓次表層海底沉積物保證采樣器,包括釋放裝置和采樣裝置,其中采樣裝置包括連接管和提管,連接管和提管通過法蘭聯接,提管上部通過尾部提塊與釋放裝置聯接,連接管的下端口設置刀頭,連接管的中部設置密封取樣裝置,密封取樣裝置包括密封艙,連接管分為上、下連接管,且上、下連接管分別與密封艙貫通,在密封艙內設置與上、下連接管對應的樣品管,密封艙的一側設置平移樣品管的驅動裝置即平移液壓缸,另一側設置密封樣品管的驅動裝置即密封液壓缸,其中,所述的提管上設置海水等靜壓裝置,該裝置通過高速開關閥分別與平移液壓缸和密封液壓缸連通,所述的平移液壓缸和密封液壓缸分別通過高速單向閥與耐壓裝置連通。
所述的海水等靜壓裝置為海水壓力流量控制閥塊,使用時海水不斷進入該閥塊中,或者是油囊,海水壓力流量控制閥塊或者油囊的個數可以為一個或者多個,為了簡化采樣器的結構和減少重量,一般在采樣器上安裝1-2個海水壓力流量控制閥塊或油囊。平移液壓缸的上方或者下方設置高速開關閥,高速開關閥的一端與液壓缸的右側腔體連通,另一端與等靜壓裝置連通,對應的液壓缸的下方或上方設置高速單向閥,高速單向閥的輸入端與液壓缸的左側腔體連通,輸出端與耐壓裝置連通;或者使高速開關閥的一端與液壓缸的左側腔體連通,此時高速單向閥的輸入端與液壓缸的右側腔體連通。高速開關閥和高速單向閥的位置并不限于上述所述情況,可以根據具體的工作情況設置。
密封液壓缸的左邊或者右邊設置高速開關閥,高速開關閥的一端與液壓缸的上側腔體連通,另一端與等靜壓裝置連通,對應的液壓缸的右邊或者左邊設置高速單向閥,高速單向閥的輸入端與液壓缸的下側腔體連通,輸出端與耐壓裝置連通;或者使高速開關閥的一端與液壓缸的下側腔體連通,此時高速單向閥的輸入端與液壓缸的上側腔體連通。高速開關閥和高速單向閥的位置并不限于上述所述情況,可以根據具體的工作情況設置。
耐壓容器的容積根據具體的工作需要來確定,采樣器釋放前耐壓容器內處于常壓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采樣器利用深海環境與耐壓容器之間的壓差,并通過對高速開關閥和高速單向閥的控制,為液壓缸作直線運動提供了驅動力,使樣品管的平移及密封過程都在原位完成,既實現了原位保真采樣,又無需如蓄能罐等的能量儲存設備,耗能小,達到了節能的目的。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施例1中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設置在平移液壓缸上的驅動裝置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設置在平移液壓缸上的驅動裝置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設置在密封液壓缸上的驅動裝置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設置在密封液壓缸上的驅動裝置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387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