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凈化流化床出口氣體的板式洗滌塔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72686.2 | 申請日: | 2008-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879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民;高義武;吳清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金正大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14 | 分類號: | B01D47/14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慰曾 |
| 地址: | 2767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凈化 流化床 出口 氣體 板式 洗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控釋肥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凈化流化床出口氣體的板式洗滌塔。
背景技術
目前,高分子聚合物包膜控釋肥大多是通過在噴動流化床內噴涂包膜溶液,然后溶液揮發,包膜材料附著在肥料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的膜來生產的。由于肥料在流化床內作劇烈的旋回運動,肥料顆粒之間的摩擦及肥料顆粒與流化床筒體的摩擦都會導致部分肥料粉塵的產生。在包膜溶液噴涂過程中,也有少量包膜材料來不及附著在顆粒表面,被流化氣體帶走。因此,從流化床出來的氣體當中,不僅含有溶劑,同時也含有一些細小的肥料顆粒、粉塵及包膜材料等雜質。
在現有技術中,除去流化床出口氣體雜質的方法一般有濕法和干法兩種,其中干法主要通過采用過濾網或布袋除塵器的方法除去雜質。但采用過濾網時,為了不影響流化床的流化,過濾網網孔往往較大,一般只能過濾掉直徑1mm以上的雜質,細小的雜質仍會進入后續設備,造成后續設備如冷凝器的堵塞問題,同時過濾網堵塞后,只能人工清除,操作麻煩;采用布袋除塵器雖然能較好地除掉10um以上的雜質,但因其設備體積龐大,設備造價較高,同時設備的阻力較大,往往在1200Pa以上,應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濕法除塵的效率往往較高,濕法除塵的設備也較多,如文丘里洗滌槽、復噴復擋洗滌器或洗滌塔等。
根據包膜控釋肥流化氣體中的雜質情況,發明一種板式洗滌塔,達到不僅除去流化床出口氣體中的雜質,有效解決后續設備如冷凝器的堵塞問題,同時防止板式洗滌塔本身堵塞,并盡量減少設備阻力,以防止影響包膜流化床流化,并降低能耗的技術效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凈化流化床出口氣體的板式洗滌塔,用以除去流化床出口氣體中的雜質,防止堵塞后續設備。
本實用新型凈化流化床出口氣體的板式洗滌塔,包括底板、流化氣體入口管、防液帽、筒體、洗滌循環液入口管、塔盤、上錐體、流化氣體出口和洗滌循環液出口。在筒體中的洗滌循環液入口管下方固定有塔盤,流化氣體入口管在底板中心,流化氣體入口管上有防液帽,流化氣體出口位于塔頂中心,洗滌循環液出口位于靠近底板的筒體側壁上。
前述凈化流化床出口氣體的板式洗滌塔,優選的方案中,所述塔盤為1-3層。
前述凈化流化床出口氣體的板式洗滌塔,優選的方案中,在筒體的上部和下部側壁上設有上人孔和下人孔。用于設備的維修和養護。
前述凈化流化床出口氣體的板式洗滌塔,所述塔盤由支承、降液板、中間塔板、通道板、邊塔板和中間受液盤構成,其中中間塔板、通道板、邊塔板均在支承的上方,且由塔體中心到塔壁依次排列,降液板和中間受液盤在中間。所述中間塔板、通道板和邊塔板均為孔速12-15m/s的篩孔塔板,篩孔為等邊三角形排列,篩孔徑6-16mm,篩孔間距為篩孔徑的1-3倍。
前述凈化流化床出口氣體的板式洗滌塔,所述支承包括支承圈、溢流堰、邊受液盤和中間支承。支承圈與塔壁相連,溢流堰設在邊受液盤上,中間支承的兩端與塔壁相連,降液板頂部距中間支承上平面30-60mm。中間支承與支承圈、邊受液盤形成一個整體以便安裝塔板。所述溢流堰的高度為40-70mm。
本實用新型凈化流化床出口氣體的板式洗滌塔為雙液流程的篩板塔,適宜塔徑為φ1800-φ4000,設計空塔氣速為2-3m/s,洗滌液氣比為0.5~1.5L/m3。
該洗滌塔是將洗滌液通過洗滌循環液入口管加入到邊受液盤,然后經溢流堰分布到篩板,再通過降液板流至下層塔盤。流化床出口氣體則從洗滌塔底部進入,穿過塔板,在塔板上與洗滌液接觸進行鼓泡吸收,從而將氣體中的雜質洗滌下來。
與現有設備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優勢在于:
一是該洗滌塔采用鼓泡吸收的方法,使洗洗塔除塵可達90%以上。
二是該洗滌塔阻力小,只有300-500Pa,減少了系統能耗。
三是該洗滌塔采用大篩孔塔板,不易堵塞。
四是采用雙液流程,布液更均勻,保證了洗滌效果。
五是該洗滌塔的塔盤采用分塊式塔盤,便于安裝、拆卸、清洗。
附圖說明
圖1是凈化流化床出口氣體板式洗滌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板式洗滌塔俯視圖。
圖3是塔盤6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塔盤6的俯視圖。
圖5是塔盤支承12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塔盤支承12的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金正大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金正大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26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