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弦樂器學習輔助儀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71843.8 | 申請日: | 2008-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8560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勇;趙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勇 |
| 主分類號: | G09B15/00 | 分類號: | G09B15/00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于 濤 |
| 地址: | 2642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弦樂器 學習 輔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教育學習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弦樂器學習輔助儀。
背景技術
現有的音樂、語言學習輔助儀器多以磁帶磁盤為存儲介質,使用時必須使用專用的播放設備,例如放音機,CD機等,這些設備中含有磁、光、電等機械部件,體積大,重量重,不方便攜帶,且功耗大,操作使用復雜。近來市面上出現的少數以數字信號處理芯片及存儲器件為核心的學習輔助儀仍需要用紙張為存儲學習內容的介質,學習輔助儀僅僅能夠實現音頻播放等功能,這種方式仍存在一定問題:存儲量大,不方便使用,功能單一。
ARM是一種微型處理器,它通過嵌入式Linux系統與圖形界面設計開發工具Qt/Embedded來工作,主要能實現簡單的數字信號處理,SD卡讀寫,電路控制等功能。
拾音器主要功能是實現將弦上的震動轉化為電信號,它的基本原理是當琴弦震動時,切割了拾音器內部的磁感線,這樣就在拾音器的線圈里產生了電流,根據電流的不同,傳到音箱里就發出了不同頻率的聲音,產生了音高。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學習機功耗大、不方便攜帶、操作復雜、功能單一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學習輔助儀。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弦樂器學習輔助儀,包括機殼、數字信號處理芯片、揚聲器、液晶顯示屏、按鍵觸摸屏、儲存卡、電池盒,其特征是數字信號處理芯片中設有帶通濾波器,模數轉換器,語音芯片,ARM處理器。
本實用新型設有拾音器,可以與弦樂器相接,將彈奏出音樂時產生的震動轉換為電信號輸入學習輔助儀中,然后經過數字信號處理芯片的處理,與存儲在存儲區的標準音進行對比,實現校音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設有數據接口,可以通過電腦下載的方式,將學習內容輸入學習輔助儀中。
本實用新型設有音響接口,可以實現外放功能。
本實用新型具有便于攜帶、結構合理、操作方便、美觀大方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1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功能流程圖。
附圖標記:1機殼、2數字信號處理芯片、3揚聲器、4液晶顯示屏、5按鍵觸摸屏、6儲存卡、7電池盒、8數據接口、9拾音器、10音響接口、11帶通濾波器、12模數轉換器、13語音芯片、14ARM處理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弦樂器學習輔助儀,包括機殼、數字信號處理芯片、揚聲器、液晶顯示屏、按鍵觸摸屏、儲存卡、電池盒,其特征是數字信號處理芯片中設有帶通濾波器,模數轉換器,語音芯片,ARM處理器。本實用新型設有拾音器,可以與弦樂器相接,將彈奏出音樂時產生的震動轉換為電信號輸入學習輔助儀中,然后經過數字信號處理芯片的處理,與存儲在存儲區的標準音進行對比,實現校音的功能。本實用新型設有數據接口,可以通過電腦下載的方式,將學習內容輸入學習輔助儀中。本實用新型設有音響接口,可以實現外放功能。
使用時,如圖2流程圖所示,機體由電池盒7內的電池供電,可以通過操作按鍵觸摸屏5輸入或經數據接口8采用電腦下載的方式,將所學內容輸入本實用新型中,由儲存卡6進行存儲,通過操作按鍵觸摸屏5,使所學內容通過液晶顯示屏4顯示,對照顯示內容進行學習,同時可以通過操作按鍵觸摸屏5將人或樂器的聲音通過數字信號處理芯片2內的語音芯片13的處理后,錄制下來經過數字信號處理芯片2的再次處理,經揚聲器3或經音響接口10通過外部音響設備進行回放,通過對比加強學習的效果,通過操作按鍵觸摸屏5可以使存儲在儲存卡6內的學習內容經揚聲器3或經音響接口10連接外部音響設備播放出來,而且通過連接拾音器9,可以將弦樂器的震動轉化為電信號輸入機體,通過數字信號處理芯片2內的帶通濾波器11、模數轉換器12以及ARM處理器14的處理,得出所演奏的音調的頻率,與存儲卡6內的標準頻率相比較,進行校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勇,未經王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18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