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燃油軟管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71125.0 | 申請日: | 2008-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340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以余;鄭軍領;蘇大輝;薛殿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鐵馬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11/08 | 分類號: | F16L11/0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曉春 |
| 地址: | 317000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燃油 軟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燃油軟管。
背景技術
賽車上輸送燃油(包括柴油)、潤滑油及防凍液的軟管需要具有優異的耐油、防滲透性能,而且由于這種管道往往需要與可拆式接頭相連,因此要求管體切斷后,軟管斷面不允許出現散花問題。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產品是用鍍鋅鐵絲增強的橡膠軟管,在使用過程中要使用專用的切管和接頭扣壓工具,操作性不強,而且管體柔韌性不好,管體重量大,不易攜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管體柔韌性好、切斷后不容易出現斷面散花的新型燃油軟管,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橡膠內管,所述橡膠內管外包有尼龍線編織套層,所述橡膠內管與尼龍線編織套層之間設有將它們粘合在一起的聚氨酯粘合層。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質量輕(比市場使用的產品輕40%),管體耐壓性能好(使用尼龍編織套層),管體切斷時不需要特殊工具,只需要一把剪刀即可,而且管體切斷后,軟管斷面不出現尼龍線編織套層散花現象,更有利于可拆式接頭的裝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該圖為將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實施例層層剝開后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橡膠內管1,橡膠內管1外包有尼龍線編織套層3,所述橡膠內管與尼龍線編織套層3之間設有將它們粘合在一起的聚氨酯粘合層2。
橡膠內管1選擇耐燃油性能優異的合成橡膠制成,用來輸送相應介質,尼龍線編織套層3的尼龍線是采用尼龍復合線,即將一定數量直徑約為1.5微米的尼龍長單絲輕微加捻復合成一根粗長線,再經合股機合股后進行產品編織,其特點是強度高,可以代替鋼絲。尼龍線編織套層3的作用是保護橡膠內管,并對橡膠內管進行補強,保證軟管在較高工作壓力下安全使用,另外尼龍線的耐老化性能比橡膠要好;聚氨酯粘合層2將橡膠內管1和尼龍線編織套層3粘合在一起,保證管體切斷后不出現斷面尼龍線編織套層散花。該聚氨酯粘合層彈性好,粘結強度高,可以保證管體在大變形情況下不出現編織套層脫落。
本實用新型的制造過程如下:
第一步,使用冷喂料擠出機按工藝要求將橡膠內管1包覆在芯棒上,同時在管體上均勻涂上隔離劑,防止管體在硫化時相互粘結在一起,將擠出的半成品盤在鋁盤上送入硫化罐進行半硫化;
第二步,將橡膠內管1通過聚氨酯粘合劑涂覆裝置(聚氨酯粘合層2),一邊涂粘合劑一邊進行編織,尼龍線編織在管體上的覆蓋率為95%,形成尼龍線編織套層3;
第三步,50度溫度下讓聚氨酯粘合劑固化4小時,使橡膠內管1和尼龍線編織套層3粘合為一個整體。
按照上述結構和步驟生產出的產品具有質量輕(比市場使用的產品輕40%),管體耐壓性能好(使用高強度尼龍編織層)的優點,管體切斷時不需要特殊工具,只需要一把剪刀即可,而且管體切斷后,軟管斷面不出現尼龍線編織套層散花現象,更有利于可拆式接頭的裝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鐵馬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鐵馬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11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