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耐二甲醚燃油管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71124.6 | 申請日: | 2008-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340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以余;鄭軍領;蘇大輝;薛殿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鐵馬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11/08 | 分類號: | F16L11/0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曉春 |
| 地址: | 317000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甲醚 燃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耐二甲醚燃油管。
背景技術
以二甲醚作為新型車用燃料,具有爆發力強、安全性好,尾氣不經任何處理就能達到要求嚴格的歐III排放標準的優點,但二甲醚的許多化學特性不為我們所熟悉,包括對常用橡塑軟管材料的腐蝕性、滲透性數據;普通柴油機高低壓油管采用無縫鋼管帶接頭的結構,爆破壓力較高,其缺點是安裝困難,對管體的定型尺寸、角度要求高,需要緊固的接頭部位多,因而滲漏的風險較大,針對二甲醚容易氣化、工作壓力較低的特點,使用柔性軟管總成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密封性能好、成本較低的耐二甲醚燃油管,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由尼龍軟性內管和該尼龍軟性內管外的不銹鋼絲編織套層組成。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能耐二甲醚,密封性能好,安裝方便,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管體局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接頭的芯子部分局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總成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管體5,管體5由尼龍軟性內管51和該尼龍軟性內管外的不銹鋼絲編織套層52組成。尼龍軟性內管51經鋼絲編織增強后,可以用于輸送高壓二甲醚介質。
本實用新型選用由尼龍11(聚十一烯酰胺)或尼龍12(由ω-十二內酰胺開環聚合或由12-氨基十二酸縮聚而得,俗稱尼龍12),經擠出成型后構成的單層薄壁軟管為尼龍軟性內管51。為提高軟管的抗氣體滲透性,還可以選用內層為氟塑料/尼龍結構的復合型軟管,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燃料通過管壁滲漏的數量。
本實用新型以不銹鋼絲做為增強材料,在上述軟管外編織不銹鋼絲編織套層52,不銹鋼絲編織套層52可以保證工作壓力、管體的挺性和抗塌癟性。
參見附圖2、3。本實用新型管體5的兩端可連接接頭,這些接頭可以是帶有連接歧管4的接頭,所述接頭設有插入管體的連接芯子2,所述芯子表面設有環狀倒齒21,在管體端頭外表面扣壓有套筒3。通過合理的扣壓量,保證了芯子2、套筒3與管體5連接的密封性,防止介質的泄漏。參照附圖3,在圖中,連接歧管4用于連接噴油器,附圖標號1為外螺帽,用于連接噴油泵,附圖標號6為末端接管。
為提高總成的工作壓力,可以選用法蘭結構的接頭形式,這樣的爆破壓力可以達到100MPa以上,可以代替鋼管承擔較高的壓力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實測數據:爆破壓力>35MPa,拔脫力>2200N,完全可以滿足3.2MPa工作壓力和溫度的要求,可以作為以二甲醚為燃料的汽車發動機噴油軟管,工作壓力要求為3.2MPa,工作溫度:—40℃~+100℃。
本實用新型可以采用如下步驟制造:
1、內管的加工:使用尼龍專用擠出機,選用尼龍11或尼龍12原料,經烘干去除水分,在一定溫度下擠出,經真空定徑、冷卻盤卷而成軟性內管51。也可以采用復合擠出工藝,將氟樹脂與尼龍料通過復合機頭同步擠出成型。
2、不銹鋼絲編織:將上述內管51在鋼絲編織機上編織,調整編織行程和牽引速度,防止管體變形,在內管51上編織不銹鋼絲編織套層52。
3、扣壓成型:按照產品圖紙要求,將芯子2、管體5及套筒3在扣壓設備上加壓成型,控制扣壓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鐵馬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鐵馬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11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管接頭用超高壓多功能卡套
- 下一篇:帶測壓裝置的燃氣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