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窗簾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70438.4 | 申請日: | 2008-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3293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8 |
| 發明(設計)人: | 鄭華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華娟 |
| 主分類號: | A47H23/00 | 分類號: | A47H23/00;A47H1/02;A47H5/032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蔣衛東 |
| 地址: | 312000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窗簾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窗簾,屬于窗和門的裝飾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窗簾主要分為帷幕式、百頁窗式、卷簾式的三種。
帷幕式窗簾只能處于“拉上”、“打開”兩種狀態,即全部采光或全部擋光的兩種狀態,不能均勻地調節擋光的程度。
百頁窗式窗簾可以調節擋光的程度,但由于通常的百頁窗式的窗簾片為水平方向安裝,容易在窗簾片上積灰,又不便清洗。垂直掛置的窗簾片雖然可以轉動角度來調節擋光程度,也不宜積灰,但由于窗簾片限位不規范,且受外力(如風吹等)后使窗簾片轉動,改變擋光程度。
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是卷簾形式的窗簾,而現已公開的技術較為領先的窗簾,專利號為200520065937.3其結構包括窗簾架,滾輪,窗簾布,在滾輪的一端設有可拉動滾輪旋轉的拉動機構,窗簾布的一端纏繞固定在滾輪上,窗簾布的另一端固定在滾輪旁側的窗簾架上,使窗簾布構成“U”形折疊狀,在窗簾布中間的“U”形底部設有能在窗簾布上滑動的滑動軸,窗簾布上設有相間設置的遮光部和透光部。該專利具有光線強弱調節靈敏的優點,而其確定是窗簾布的端部都被固定,不能靈活拆卸,使用時窗簾布始終是雙層,視覺效果單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效果更好、應用更加靈活的窗簾。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窗簾,包括窗簾架、滾動軸、拉動機構和窗簾布,窗簾布的一端固定在滾動軸上,其特征在于:窗簾布的另一端相連在窗簾架上并且為可拆卸式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窗簾布呈“U”形折疊狀。
在窗簾布呈“U”形的底部還設有可滑動的滑動垂條。作用在于使窗簾順暢地升降,保持窗簾布的整體垂直度,以及保證了前后兩層窗簾布的間隙平行度,增強了窗簾的立體效果,是窗簾的整體更具美感。
滑動垂條由平行設置的兩滑桿通過端蓋固定組成,并且為可拆卸安裝。作用在于滿足不同用處時的變換,端蓋可以拆卸,滑桿可以進行上下隨意調換。
與窗簾架相連的窗簾布的該端上設有可安裝滑動垂條的口袋。
窗簾布與窗簾架的連接處設有相配合的魔術貼。方便固定和拆卸。
本實用新型的窗簾布可采用橫條狀由遮光部和透光部間隔排列組成的面料,當窗簾布構成“U”形折疊狀后,動作拉動機構當前、后面窗簾布的遮光部和透光部互相錯位時,則使光線最暗;當前、后面窗簾布的遮光部和透光部相互重疊時,則使光線最亮。而且當前窗簾布與后窗簾布的透光部重疊時,前窗簾布與后窗簾布的遮光部也重疊,即前后透光部從互相重疊到互相錯位,所取光線由最強到最弱;而當遮光部從互相重疊到互相錯位,所取光線由最弱到最強。
窗簾布也可采用其它材質或各種花樣的面料,如使用薄型網孔紗,當窗簾作單層使用時透光度較強,作雙層使用時再增加一定的灰度,美觀而實用。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效果更好、應用更加靈活。可隨季節的變換而調動,還可根據人們對窗簾的更多視覺效果的追求而調節出來,需要時還可作門簾或室內壁掛裝飾等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使用狀態時的主視圖;
圖2為第一種使用狀態時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使用狀態時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窗簾,包括窗簾架1、滾動軸2、拉動機構3和窗簾布5等部件,其中窗簾布5的一端固定在滾動軸2上不動,窗簾布5的另一端設在窗簾架1上并且為可拆卸式連接。使窗簾布5構成“U”形折疊狀。在窗簾布5呈“U”形的底部還設有可滑動的滑動垂條6。其中滑動垂條6由平行設置的兩滑桿62通過端蓋61固定組成,并且為可拆卸安裝。與窗簾架1相連的窗簾布5的該端上設有可安裝滑動垂條6的口袋7。窗簾布5與窗簾架1的連接處設有相配合的魔術貼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華娟,未經鄭華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043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