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盤磨漿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70155.X | 申請日: | 2008-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3462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8 |
| 發明(設計)人: | 戚加友;嚴洪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蕭山美特輕工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21D1/30 | 分類號: | D21D1/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潤體 |
| 地址: | 311243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盤磨漿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盤磨漿機,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輕工造紙行業中的漿料打漿以及軍工行業用硝化纖維的細斷或粉碎的雙盤磨漿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輕工造紙行業中的漿料打漿主要采用傳統的雙盤磨漿機,它由進退刀機構、移動座、進漿口、機蓋、外靜磨片、外動磨片、轉盤、內動磨片、內靜磨片、進漿口、填料密封部件、機體、軸承座、主軸、氣動頂開裝置、軸承座、鼓形齒式聯軸器、聯軸器護罩、主電機、基礎座、手輪、蝸桿、蝸輪、進刀絲桿和齒輪減速機等組成。
傳統雙盤磨漿機的特點:1)它采用前開懸臂式結構,磨區設在軸的懸臂部分,使懸臂部分具有一定的繞度,難以保證磨區間的形位公差與間隙,從而打漿質量不穩定,打漿噪音較大;2)采用的是機械式進退刀機構——蝸輪蝸桿齒輪減速機構,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蝸輪蝸桿及進刀絲桿的機械磨損而難以保證磨片間隙的控制精度,且手動進退刀通過人工轉動手輪實現,勞動強度大,即使采用電動控制也易卡死失效;3)磨片限位采用氣動式頂開裝置,結構較復雜,需要外加氣源,且停機時只能防止一個磨區的磨片(內動磨片和內靜磨片)不會打齒;4)進漿處沒有設置攪拌裝置,因而難以保證進漿時漿料的勻整性,且會影響打漿質量;5)沒有顯示與檢測磨片進退刀量及磨損量。
目前,軍工行業用硝化纖維的細斷或粉碎主要采用錐型磨漿機,它主要由橫向刀殼、定子、轉子、殼體、支座箱體、填料密封部件、軸、軸承座、箱體護罩、進刀絲桿、螺旋錐齒輪進退刀機構、鼓形齒式聯軸器和聯軸器罩等組成。該錐型磨漿機的特點:1)它為前開懸臂式結構,磨區設在軸的懸臂部分,使懸臂部分具有一定的繞度,難以保證磨區間的形位公差與間隙,從而粉碎質量不穩定,粉碎噪音大;2)采用的是帶有40°錐度的磨片(即定子與轉子),轉子對硝化纖維的離心加速作用很大,在定子和轉子磨區內的滯留時間較短,所以對硝化纖維的細斷作用就小,硝化纖維的粉碎能耗就高,一般在0.9~1KWh/kg?NC;3)采用的是機械式進退刀機構——螺旋錐齒輪減速機構,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進刀絲桿的機械磨損而難以保證磨片間隙的控制精度;4)沒有顯示與檢測磨片進退刀量及磨損量。
中國專利CN201116344,公開一種雙盤磨漿機,包括基礎座、機體、主電機、主軸、由外動磨片和外靜磨片組成的外磨區、由內動磨片和內靜磨片組成的內磨區,轉盤固定在主軸上,外動磨片和內動磨片固定在轉盤上,內靜磨片固定在機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靜磨片固定在移動座上,移動座與進退刀機構的旋轉部件連接在一起。通過手輪或進退刀電機的旋轉運動來實現移動座的軸向移動,從而實現進退刀操作,滿足了不同用戶的操作使用需求。在機體上還安裝有氣動頂開裝置,當雙盤磨漿機停機時,將推動主軸向左作軸向移動,保證內動磨片和內靜磨片之間的間隙大于2mm,防止再次開機時打碎磨片。采用前開懸臂式結構,懸臂部分具有一定的繞度,難以保證磨區間的形位公差與間隙,從而打漿質量不穩定,打漿噪音大,主軸的支撐性與運轉平穩性不高,成漿均一性不佳,磨片限位采用氣動式頂開裝置,結構較復雜,需要外加氣源,且停機時只能防止一個磨區的磨片(內動磨片和內靜磨片)不會打齒。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中開式雙盤磨漿機,運行穩定可靠、便于操作,容易實現自動控制,保護磨片不受損壞,對磨片進刀量及磨損程度進行實時檢測,確保打漿質量,降低打漿噪音,降低硝化纖維的粉碎能耗。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蕭山美特輕工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蕭山美特輕工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7015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