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叉車貨叉自然下滑量的自動測量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69981.2 | 申請日: | 2008-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2738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14 |
| 發明(設計)人: | 姚軍;陶小軍;徐炳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2 | 分類號: | G01B1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懷禹 |
| 地址: | 31002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叉車 自然 下滑 自動 測量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測量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叉車貨叉自然下滑量的自動測量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全社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連續7年在21.3%上下徘徊,而國外物流發達國家的水平是10%左右。國內物流業仍處在高速發展階段。叉車作為物流的一個重要工具,其普及使用將大大縮減企業的物流成本。面對這個龐大的細分市場,世界上所有先進的叉車品牌都已以各種形式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本土的叉車工程機械廠應該提升自己產品的質量來占領中國市場刻不容緩。(杭州叉車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叉車行業的骨干企業之一,從2001年到2005年銷量平均增長速度41.8%,2005市場占有率年達到了35.9%。但2005年,由于受生產技術的限制,銷售只增長8%。明顯低于國內平均水平。)叉車門架是叉車的起升工作裝置,是叉車的主要部件。其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叉車的性能優劣。叉車正朝著高升降度發展。三層門架高度達到6米以上。高門架的性能對叉車整體性能的影響更為重要。現在國內門架的生產工藝,特別是檢測手段比較落后,以人工和原始手段為主,嚴重制約了產品質量和整機性能的提升。(門架升降高度和速度的檢測目前比較先進的技術是使用激光測距儀。但激光測距儀的特點是只能測量門架上一個點的移動情況。對整個門架的運動情況需要多臺激光測距儀從前后左右不同方位上同時工作。由于門架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行車對門架進行起吊運輸操作。有些方位上不允許安裝激光測距儀。而且不同的門架形狀尺寸不同,使用激光測距儀時,需要調節測距儀的位置。由于門架上升高度可達6米多,位置調節比較困難。因此激光測距儀難以實現叉車門架前后左右傾斜等多參數的測量。)其中叉車貨叉的自然下滑量目前還沒有比較先進的方法進行測量,并且精度不高。自由下滑量是叉車貨叉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質量性能參數。要想提高叉車的質量就需要有一種先進的測量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叉車貨叉自然下滑量的自動測量系統,采用快速圖像采集目標LED像和圖像處理軟件處理采集到的圖像,使叉車貨叉自然下滑量的測量精度超出目前市場精度要求一個數量級。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包括CCD圖像采集系統、二維轉動平臺、目標LED結構和液壓系統;其中:
1)CCD圖像采集系統:在長焦距透鏡和短焦距透鏡后面分別接圖像采集CCD,圖像采集卡與CCD相連,把圖像采集卡插在PC機上;
2)二維轉動平臺:在底板裝有固定托板,在固定托板下面分別安裝水平面驅動電機和水平方向角度編碼器,水平面驅動電機輸出軸上裝有同步帶輪,水平方向角度編碼器的水平方向轉動軸穿過固定托板,位于固定托板下面的水平方向轉動軸上裝有同步帶輪,水平面驅動電機上的同步帶輪與水平方向角度編碼器上的同步帶輪用同步帶轉動連接,水平面轉動的U型架安裝在位于固定托板上面的水平方向轉動軸端面,垂直方向轉動U型架安裝在水平面轉動U型架內,水平面轉動U型架的右側安裝垂直方向驅動電機,垂直方向驅動電機軸穿過水平面轉動U型架與垂直方向轉動U型架固定連接,左垂直轉動軸穿過水平面轉動U型架后,其一端與垂直方向轉動U型架固定連接,左垂直轉動軸另一端連接垂直方向角度編碼器,在垂直方向轉動U型架底面上安裝一個短焦距透鏡和一個長焦距透鏡,控制電路板與水平驅動電機和垂直方向驅動電機連接;
3)目標LED:
在前面板上開個出光孔和裝有固定磁鐵,在后面板上裝有電路板,電路板上的四個LED分別對準前面板的四個出光孔,LED發出的光被短焦距透鏡和長焦距透鏡跟蹤,把目標LED固定在叉車貨叉上,液壓系統代替叉車動力系統。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目前在國內外還沒有可以精確測量出叉車貨叉的自然下滑量的測量系統。自然下滑量在本系統中通過長焦距透鏡成像后的圖像用圖像處理軟件精確檢測得到。使叉車貨叉自然下滑量的測量精度超出目前市場精度要求一個數量級。大大提升了我國叉車的生產質量和市場競爭力,讓叉車在實際物流應用中更安全更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檢測框架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的目標LED排列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目標LED結構主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目標LED結構俯視圖之一。
圖5是本實用新型目標LED結構俯視圖之二。
圖6是本實用新型二維轉動平臺主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二維轉動平臺右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二維轉動平臺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99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