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平均壓強測量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69962.X | 申請日: | 2008-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1133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16 |
| 發明(設計)人: | 沈新榮;章威軍;郁輝球;楊春節;韓玲娟;胡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展德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19/00 | 分類號: | G01L19/00;G01L19/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銀益 |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均 壓強 測量 部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測量平均壓強的部件。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測量管道某一截面的平均壓強的部件。
背景技術
在經濟發展的現在,大規模的自動化設備的應用過程中,各種信息的采集也越來越復雜。尤其是在復雜的管網中,準確的測量管道某一節點處的平均壓強有很大的難度。
目前傳統的方法是在管道的測量該節點處打一取壓孔,直接安裝壓強傳感器或者通過引壓管到壓強測量設備進行測量,在《調節閥實用技術》中有詳細介紹。采用這種方法測量該節點處的壓強對取壓孔有一定的要求:取壓孔直徑不能小于3mm,但是不能超過12mm,或者管道公稱直徑的1/10(取較小者),取壓孔應當是圓形,邊緣要清潔,無毛刺。在實際操作中比較困難,且采用傳統的方法有諸多缺陷:如果采用在取壓孔出直接安裝壓強傳感器的方式,由于管道內介質與壓強傳感器的連接十分接近,管道內的脈沖壓強,可能破壞壓強傳感器同時降低壓強測量的穩定性;目前均是在取壓孔安裝緩沖管再安裝壓強傳感器的方式,在震動較大的管道上緩沖管的搖動比較大影響傳感器測量精度和壽命;采用引壓管將測量介質引到壓強測量設備處進行測量,這樣存在被測介質容易泄露的問題,且要考慮引壓管的腐蝕性問題,如果被測介質有毒,那么后果十分嚴重,因此在工業中采用引壓管的方式測量壓強是很少用到的;采用傳統的方法測量壓強同時存在測量準確度差的問題,在工業控制中對管道某一節點的壓強進行測量的主要目的是測量管道該節點處截面的平均壓強,采用傳統的方法測量明顯的只能測到該點處的壓強,尤其在管道內介質流動混亂,管道內同一截面處壓強分布不均的情況下測量的準確度急劇下降。
目前公知的還沒有用于輔助準確的測量管道某一截面處平均壓強的部件,本實用新型是基于解決上述測量平均壓強問題的用于輔助測量管道某一截面處平均壓強的部件。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于測量管道某一截面的平均壓強的部件,有助于準確的測量管道被測截面的平均壓強。
測量管道內某一截面的平均壓強可以采用多點測量后對壓強做數學平均處理即可,但是這樣的測量方式有兩個明顯的缺陷,首先如果對多個點進行單獨的測量,那么每個點的壓強測量都必須配合一個壓強傳感器,會導致成本的急劇增加,且還需要對多個壓強傳感器的測量結果進行平均化處理;其次在管道安裝空間較小的情況下,安裝多個壓強傳感器也是不現實的,且容易提高損壞率。
本實用新型為達到以上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提供一種平均壓強測量部件,包括若干引壓孔,平均壓強測量部件為環形結構,引壓孔位于環形結構的環壁上;環形結構至少有一個側面延伸突出于環形結構的外表面,與環形結構的外表面構成環形槽。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環形結構的兩個側面均延伸突出于環形外表面,與環形外表面構成環形槽。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環形結構延伸突出的側面,其端面上設置用于連接的螺紋。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環形結構延伸突出的側面上設置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對截面的多個點測量有助于提高測量管道截面平均壓強的準確性。
2、本實用新型通過一個環形槽結構將多個引壓孔貫通,有減小壓強脈沖對壓強傳感器的直接沖擊,能夠提高壓強測量的穩定性和減少壓強傳感器的損壞率。
3、本實用新型通過多個引壓孔的方式測量平均壓強,能夠有效的減小引壓孔的堵塞,且維護簡單。
4、由于未采用多個壓強傳感器進行測量,降低測量的成本同時提高了部件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B-B向剖面示意圖;
圖3是圖1中平均壓強測量部件的安裝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A-A向剖面示意圖;
圖6是圖4中平均壓強測量部件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列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至3所示,實施例1中的平均壓強測量部件1為環形結構,若干引壓孔3位于環形結構的環壁上;環形結構有一個側面2延伸突出于環形結構的外表面,與環形結構的外表面構成環形槽4,側面2的端面上設置用于連接的螺紋。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展德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展德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996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組合式汽車白車身動靜態性能柔性綜合測試系統
- 下一篇:PT100測溫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