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人工肝支持系統的體外循環池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67026.5 | 申請日: | 2008-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413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蘭娟;呂國良;喻成波;章益民;潘小平;徐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法高;趙杭麗 |
| 地址: | 31002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 支持系統 體外循環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物醫學領域,涉及生物醫學上使用的一種設備,主要為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或其它生物設備提供體外循環。
背景技術
人工肝支持系統是指在臨床治療中,利用物理、化學、生物裝置,暫時輔助或替代嚴重病變的肝臟功能,清除各種有害物質,補充生物活性物質,從而使肝細胞得以再生直至自體肝臟恢復或等待機會進行肝移植。可分為非生物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統。非生物型人工肝包括:血液透析、血漿置換、血漿吸附、濾過等,側重于解毒作用,但肝臟的復雜功能及越來越緊張的血漿來源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生物人工肝系統主要由生物反應器和細胞成份兩大部分組成,與血液透析、血液濾過、MARS等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療相比,具有生物轉化及合成等功能。在終末期肝病的應用前景廣闊。而將非生物人工肝與生物人工肝按一定方式組合就構成了混合型人工肝。
目前,國內外已研制出多種類型反應器,如:HepatAssist?2000、ELAD、MELS、微囊懸浮灌流型反應器等,但大多經過一次循環后即回輸體內,缺乏與細胞進行充分的物質交換,抑或利用廣口瓶作為循環池,但無法避免未經肝細胞代謝的血漿直接回輸體內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為各種反應器提供了多次循環裝置,并對循環血漿的溫度、氧氣含量進行自動化控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適用于生物型及混合型的人工肝的體外循環池,由循環及控制兩部分組成,循環部分包括:箱體、入口、2個中空纖維管、出口、2個三通管、循環池出口、回輸入口;控制部分包括:箱體、氧氣入口、開口、加溫裝置、風扇、控制管路、顯示屏和塑料管。
循環部分箱體由保溫透明有機玻璃材料制成,中空纖維管頂端分別由樹膠粘合后鑲嵌在箱體內壁上,中空纖維管各由200根直徑500微米的透氣防水膜材料的中空纖維管組成,對應于中空纖維管的頂端分別設有入口和回輸入口,對應于中空纖維管的下端分別設有出口,其中1個出口與1個三通管的一端連接,該三通管的另二端分別與第二個三通管和蠕動泵連接,另一個出口與第二個三通管的一端連接,第二個三通管的另二端分別與第一個三通管和循環池出口連接,蠕動泵的另一端與循環池出口連接,控制部分的箱體與循環部分的箱體緊密相連,為透明有機玻璃箱,控制部分的箱體上方設有氧氣入口、與循環部分的箱體結合面的一側的下端設有連接2個箱體的開口,顯示屏設置在箱體上方,與控制管路連接,并控制管路通過導線控制加熱裝置和風扇,可以對箱內溫度、蠕動泵的泵速及塑料管路內的血氧含量進行實時監控,并通過顯示屏顯示。
中空纖維管由透氣防水膜PTU制成,保證血漿充分氧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是:與以往體外循環裝置相比,具有實時監測溫度、泵速及血氧含量功能,并能實現血漿在反應器內的多次循環,使肝細胞與重肝血漿之間的物質交換更加充分,改進人工肝裝置的效率。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適于實用。
附圖說明
圖1:體外循環池剖面圖。
圖2:體外循環池在人工肝支持系統中的位置圖。
圖3:體外循環池控制系統示意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人工肝的體外循環池由循環及控制兩部分組成,循環部分包括:箱體1、入口2、中空纖維管3和中空纖維管4、出口5和出口6、三通管7和8、循環池出口10和11、回輸入口12;控制部分包括:箱體13、氧氣入口14、開口15、加溫裝置16、風扇17、控制管路18,和顯示屏1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702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刮痧、拔罐兩用器
- 下一篇:經絡拍打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