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果園生態環境無線傳感器網絡監測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65891.6 | 申請日: | 2008-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8161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海清;何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D21/02 | 分類號: | G01D21/02;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懷禹 |
| 地址: | 31002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果園 生態環境 無線 傳感器 網絡 監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果園生態環境無線傳感器網絡監測系統。
技術背景
果樹生長信息的快速獲取是實現果園管理信息化、變量作業的前提條件。目前我國采用的果園信息人工測量方式,已經不適應農業電氣化和自動化的發展要求,迫切需要能自動獲取果樹生態環境的先進技術和自動化裝備。本實用新型將環境、土壤等生態信息傳感測量、無線傳輸、網絡路由通訊等技術集成一體,有效地解決了果園生態環境信息的自動采集和傳輸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果園生態環境無線傳感器網絡監測系統,系統采用低功耗微處理器,將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和無線傳輸有機結合,采用太陽能蓄電供電方式可實現野外長期監測任務。系統采用雙冗余循環路由傳輸通信協議,可靠保障通絡通訊和數據安全。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如下:
包括八個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三個移動節點和匯聚節點;匯聚節點與第一移動節點無線連接,第一移動節點分別與第一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和第二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無線連接;第一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分別與第三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和第四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無線連接;第二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分別與第三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和第四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無線連接;第三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分別與第二移動節點和第三移動節點無線連接;第四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分別與第二移動節點和第三移動節點無線連接;第二移動節點分別與第五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和第六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無線連接;第三移動節點分別與第五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和第六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無線連接;第五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分別與第七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和第八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無線連接;第六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分別與第七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和第八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無線連接,以上每個節點均配置2.4GHz無線傳輸模塊PTR6000PA,均由太陽能蓄電供電。
本系統工作原理如下: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均勻分布在果園待測區域內,分別監測所在位置的大氣參數和土壤參數,并通過各自的無線通訊模塊聯接成信息傳輸網絡,在無線信號盲點處增設移動節點,維持數據路由的連通性和可靠性,并最終將數據傳輸到匯聚節點。選用的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包括大氣溫濕度傳感器、光照傳感器;土壤參數傳感器包括土壤溫度傳感器、土壤水分傳感器。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和移動節點均內置GPS全球定位信號接入模塊,可輸出節點所在位置的經緯度和海拔高度。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實現了果園生態環境信息獲取的自動化。
(2)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和移動路由節點內置GPS定位模塊,實現了果園數據的地理標記。
(3)采用雙冗余路由傳輸通信協議,有效提高網絡通信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果園生態環境無線傳感器網絡監測系統組成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節點結構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節點電路圖。
圖中:1-8、生態環境信息傳感器節點,S、匯聚節點,M0-M2、移動節點,9、嵌入式處理器,10、大氣溫濕度傳感器,11、光照傳感器,12、土壤溫度傳感器,13、土壤水分傳感器,14、無線模塊,15、GPS模塊,16、太陽能儲能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58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