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渦輪液力變矩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64901.4 | 申請日: | 2008-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222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24 |
| 發明(設計)人: | 鄒衛建;柯國平;林咸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臨海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41/24 | 分類號: | F16H41/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700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渦輪 液力變矩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程機械中的雙渦輪液力變矩器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渦輪液力變矩器。
背景技術
目前,雙渦輪液力變矩器(規格型號為YJSW315-6)為4噸(ZL40)或(ZL50)裝載機上的主要動力傳動部件,由殼體,機芯,齒輪,進、出口壓力控制閥,軸承等組成。液力變矩器是傳輸發動機動力的主要部件,其傳輸功率大小受到進、出口油壓的影響。過高、過低的油壓都會影響變矩器的正常工作,因此要求其進、出口油壓必須控制在最佳范圍內。而原設計的進出口定壓控制閥,其中一部分是在變矩器殼體上,其壓力的大小,受到殼體制造精度,彈簧彈性模量變化的影響。進、出口油壓在一定范圍內變動,由于殼體制造精度的影響,進、出口閥的泄漏無法控制,并且原進、出口閥必須通過裝機試驗然后進行調整。這樣調試費時,費力,且調試精度也低,給生產和維修帶來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渦輪液力變矩器。
所述的一種雙渦輪液力變矩器,包括相互配合設置的可調控制閥與變矩器殼體,其特征在于變矩器殼體的原壓力限定位置與可調控制閥上的閥體螺接配合,閥體連接口與變矩器殼體內部的工作油管相連通。
所述的一種雙渦輪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可調控制閥上的閥體內部滑動配合設置閥芯,閥芯上方即閥體口部連接設置閥蓋。
所述的一種雙渦輪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閥芯內部連接設置彈簧,閥蓋連接設置調整螺釘,所述的調整螺釘與彈簧套接配合。
所述的一種雙渦輪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閥蓋上方配合設置的鎖緊螺母及彈簧墊片固定連接調整螺釘。
所述的一種雙渦輪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閥芯、閥蓋上配合設置排油孔。
上述一種雙渦輪液力變矩器,將原混合式改進為模塊式壓力限定可調控制閥,結構簡單,可以實行標準化生產,模塊化裝配,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生產過程中的調試和維修不便的困難;另外,穩定的工作壓力增強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并給出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雙渦輪液力變矩器,包括相互配合設置的可調控制閥與變矩器殼體1,變矩器殼體1的原壓力限定位置與可調控制閥上的閥體4螺紋連接配合,安裝、拆卸、調試、維修方便,該閥體4內部滑動配合設置閥芯5,閥芯5上方即閥體4口部連接設置閥蓋7,閥芯5與閥蓋7的相應位置均設有排油孔。閥芯5內部連接設置彈簧6,閥蓋7連接設置調整螺釘8,所述的調整螺釘8與彈簧6套接配合,閥蓋7上方配合設置的鎖緊螺母10及彈簧墊片9固定連接調整螺釘8,閥體連接口3與變矩器殼體1內部的工作油管2相連通。
工作時,壓力油通過工作油管2進入可調控制閥的工作腔,急閥芯5內,當系統壓力高于限定壓力時,壓力油克服彈簧6彈力打開閥芯5,壓力油即可通過閥芯排油孔及閥蓋排油孔進入變矩器殼體1,使系統壓力始終穩定在限定壓力的范圍內,即系統進口油壓能穩定地調整在0.3~0.85Mpa之間,出口油壓能穩定地調整在0.05~0.35Mpa之間。穩定的工作壓力,保證了雙渦輪液力變矩器傳輸動力的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臨海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臨海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49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纏膠帶耐高溫聚氨酯泡沫保溫管
- 下一篇:七溝道球籠式萬向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