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上下層換熱型連續退火爐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63938.5 | 申請日: | 2008-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4568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7 |
| 發明(設計)人: | 於文德;韓志根;華新發;顧傳錦;吳偉才;駱陳四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金舟電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26 | 分類號: | C21D1/26;C21D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繼亮 |
| 地址: | 311113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層 換熱型 連續 退火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材料熱處理的連續式球化退火爐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上下層換熱型連續退火爐,適用于軸承鋼、合金工具鋼制零件各種退火的節能降耗。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退火分為周期式和連續式退火二大類。周期式退火采用臺車爐、鐘罩爐等,不僅質量不穩定,而且能耗也較高;連續式退火通常采用推桿爐和輥底爐,退火質量較穩定;可滿足國家和行業制定標準規定的技術要求,但仍存在能耗較高的問題。
1998年杭州金舟電爐有限公司研發了多種加熱方式、精確控溫的輥底式連續退火爐,將工藝技術創新與爐型結構創新協調結合,使退火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退火能耗也有所降低。
不論是推桿爐還是輥底爐,爐膛結構為前后貫通式,俗稱“隧道爐”,進、出爐門口的熱量損失大,雖加裝爐門或掛垂簾阻隔,由于故障率較高,仍有大量熱量流失;以球化退火為例:通常,完成退火工藝過程的工件,出爐溫度大致在600~640℃,退火件余熱沒有利用,這是退火能耗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針對這一現象,杭州金舟電爐有限公司在2006創新開發了雙層輥底式連續球化退火爐,并成功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2006?2?0106960.7,利用退火件余熱加熱待退火的冷態工件,節能效果明顯。
但是在整個退火過程中,我們只利用了650℃后的溫度來實現余熱利用,退火能耗達到每噸170度左右,尚未達到最佳的節能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結構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上下層換熱型連續退火爐,整個退火過程、余熱利用全部在同一爐膛內完成,解決了原雙層輥底式連續退火爐只利用了650℃后的溫度來實現余熱利用的不足。該結構的創新是:采用工件同層進出上層左進右出,下層左出右進的結構設計,上、下層之間無爐膛隔熱板,兩層工件之間只有支撐上層工件的傳動托輥,采用同一爐膛內,雙層逆向排列,并且爐膛在垂直方向上溫度一致。經過上下層熱量的相互交換,一層加熱,一層降溫,在保溫區第二級達到同一溫度,實現高效節能的退火工藝。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上下層換熱型連續退火爐,主要包括爐體,在爐體內設有一個爐膛,同一個爐膛內設有上層傳動輥和下層傳動輥,上層傳動輥傳動上層工件的方向和下層傳動輥的傳動下層工件的方向相反;在靠近左進出爐口的爐膛內設有左余熱交換室,用于將下層退火后的工件的大量余熱交換給上層的冷料;在靠近右進出爐口的爐膛內設有右余熱交換室,用于將上層退火后的工件的大量余熱交換給下層的冷料;在左余熱交換室和右余熱交換室之間的爐膛內,上下兩層按工藝流程逆向排列,在爐膛內設有一組用于輔助加熱的加熱體,使得爐膛在垂直方向溫度保證一致。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還可以進一步完善。
所述爐膛的上層在左余熱交換室和右余熱交換室之間按工藝流程分別為上層第一加熱段、上層第一保溫段、上層第二加熱段、上層第二保溫段、上層快冷段、上層等溫段和上層緩冷段;爐膛的下層在左余熱交換室和右余熱交換室之間分別為與上層第一加熱段相對應的下層緩冷,與上層第一保溫段相對應的下層等溫段,與上層第二加熱段相對應的下層快冷段,與上層第二保溫段相對應的下層第二保溫段,與上層快冷段相對應的上層快冷段,與上層等溫段相對應的下層第一保溫段,與上層緩冷段相對應的下層第一加熱段;其中在上層第二保溫段和下層第二保溫段達到同一保溫溫度。
在左進出爐口處設有左進出爐門,在右進出爐口處設有右進出爐門,由爐膛、左進出爐門和右進出爐口形成一封閉的腔體。
在爐膛設有用于加速對流換熱的風機。
在靠近左進出爐口的外側設有用于負責工件上料及卸料的上進升降式進出料臺,在靠近右進出爐口的外側設有用于負責工件上料及卸料的下進升降式進出料臺。采用升降式密封爐門,也可裝上前后預抽真空室,新爐型成為全密封爐型,克服了貫通爐的弊端,爐口熱損失減少,并且能保證工件無氧化脫碳,提高成材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金舟電爐有限公司,未經杭州金舟電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393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針織橫機起編張力裝置
- 下一篇:手持式工具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