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脹式救生衣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63511.5 | 申請日: | 2008-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9637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陶善國;陶旭;錢照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陶善國 |
| 主分類號: | B63C9/125 | 分類號: | B63C9/125 |
| 代理公司: | 寧波天一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賽云 |
| 地址: | 315722浙江省象山縣西***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脹式 救生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上救生設備,尤其是一種氣脹式救生衣。
背景技術
在水上勘察、水上運動、水上救撈、旅游、漁民打魚等等水上作業人員,為確保人身安全,必須直接穿戴應急救生衣,以便隨時隨地可進行自救和施救。現有技術的救生衣,其浮動件都是以固體泡沫材料做成的救生衣,由于所用材料體積大,攜帶不方便,穿著作業也很不便,經實踐證明浮動件用固體泡沫材料制成的救生衣,無論在穿著或作業使用問題上均不盡人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改進,提出一種以CO2氣源充氣的氣囊作為浮動件的氣脹式救生衣,藉以提高自救效果和救生率。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氣脹式救生衣,其包括外衣套,外衣套上設有連接人體的連接帶,外衣套內設有浮動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動件為充氣式氣囊,氣囊氣室內設有充氣裝置。
所述的外衣套由前片和后片組成,前、后片邊緣以縫紉和搭扣連接,構成中空的設置氣囊的內腔室。
所述的外衣套有套頭式或背心式,套頭式有圓形后領口;背心式有“V”形前領口。
所述的背心式外衣套的背部設有多個反光帶。
所述的連接帶包括腰帶、背帶,腰帶兩端設有互相扣接的下搭扣和胸扣。
所述的氣囊為熱壓成型,單氣囊或雙氣囊。
所述的外衣套上配置有口袋。
所述的充氣裝置包括帶有哨笛和示位燈的嘴吹氣管;帶有CO2氣瓶和手動拉線的手動充氣閥頭;帶有CO2氣瓶、自動起爆裝置和手動拉線的自動充氣閥頭;手動充氣閥頭和自動充氣閥頭均通過進氣座連接氣囊。
所述外衣套由輕質布料制成,或由輕質布料和特種材質制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以設有充氣裝置的氣囊取代固體泡沫材料制的救生衣,充氣裝置包括嘴吹氣管、手動充氣閥頭和自動充氣閥頭。采用雙氣囊,可同時使用,或只用一個另一個備用,當一個氣囊失效后,可啟動另一個備用氣囊;自動充氣閥頭使落水者在5秒鐘內自動起爆充氣將人體托出水面,具有雙重保險作用,能達到更高的自救效果和救生率。還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攜帶輕便、穿著方便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套頭式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套頭式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套頭式揭去外衣套后前氣室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套頭式揭去外衣套后后氣室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背心式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背心式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背心式揭去外衣套后前氣室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背心式揭去外衣套后后氣室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防彈式救生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再進行具體說明。
如圖1~9所示,圖中1—外衣套、2—前片、3—圓形后領口、4—背帶、5—胸扣、6—腰帶、7—下搭扣、8—后片、9—前氣囊、10—嘴吹氣管、11—CO2氣瓶、12—手動充氣閥頭、13—手動拉線、14—后氣囊、15—自動充氣閥頭、16—自動起爆裝置、17—“V”形前領口、18—反光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陶善國,未經陶善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35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合材料輕型綜合設備機架
- 下一篇:可調節高度的轉向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