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燃氣灶上旋鈕開關的防水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63508.3 | 申請日: | 2008-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589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1 |
| 發明(設計)人: | 茅忠群;梁鈞;張偉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浙江新濤電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C15/00 | 分類號: | F24C15/00;F24C3/00;F16K31/60;F16K27/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張一平 |
| 地址: | 315336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氣灶 旋鈕 開關 防水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燃氣灶的技術領域,尤其指對燃氣灶中的旋鈕開關部分進行改進,而作出的一種燃氣灶上旋鈕開關的防水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所使用的燃氣灶,其開關組件部分包括位于燃氣灶面板之上的旋鈕、貫穿面板設置的閥桿、用以設置閥桿的閥座、設置在閥桿與閥座之間的彈簧、以及微動開關和導電片等,使用者點燃燃氣灶時,按動并旋轉旋鈕,此時彈簧壓緊,旋鈕帶動閥桿向下移動并轉動,繼而實現點火。
其中,旋鈕設置在閥桿頂部之上,且旋鈕需要相對燃氣灶的面板上下活動,因此,旋鈕與面板之間是開放式的結構,也即旋鈕與面板之間存在較大的縫隙,而且閥桿需貫穿燃氣灶面板,這樣閥桿與面板之間必然存在縫隙。眾所周知,燃氣灶所處的工作環境油污和水滴較多,這樣,灰塵、油污和水滴非常容易從閥桿與面板之間的縫隙進入閥座內部,繼而會污染、腐蝕開關部件,影響燃氣灶點火的可靠性,同時也會堵塞閥桿與閥座之間的活動空間,影響部件的活動工作,造成燃氣灶的損壞。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燃氣灶上的旋鈕開關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燃氣灶上旋鈕開關的防水結構,它能有效防止污物、水滴從閥桿與燃氣灶面板之間的空隙進入旋鈕開關的內部,繼而保證燃氣灶開關組件的可靠工作。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燃氣灶上旋鈕開關的防水結構,包括貫穿燃氣灶面板設置的閥桿、設置在閥桿頂部之上的旋鈕、設置在閥桿下部外圍的閥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保護套和封蓋;
其中,所述的保護套呈帽型且頂部開有通孔,該通孔大小與所述閥桿外徑相適應而供閥桿穿過,該保護套就套設在所述閥桿之外并相對所述閥座固定;
所述的封蓋截面呈T型并覆蓋在所述保護套之上,該T型封蓋的橫向部分也開有中央孔供所述閥桿穿過,該T型封蓋的豎直部分活動連接在所述保護套的上部外圍,并且該T型封蓋的橫向部分邊沿底部正好與所述燃氣灶面板的表面相貼近。
上述T型封蓋的豎直部分與所述保護套上部外圍的活動連接方式可以采用螺紋連接,這樣封蓋可相對保護套上下活動,在實際安裝時,可以慢慢旋轉封蓋,直至封蓋的橫向部分邊沿底部正好與燃氣灶面板的表面相貼,此時,封蓋就與面板表面形成良好的密封,結構簡單且非常實用。
為加強密封,所述T型封蓋的橫向部分的邊沿底部與所述燃氣灶面板的表面之間還可以墊有密封墊。
所述保護套相對所述閥座固定的方式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實現:該帽型保護套的邊沿部分通過螺釘而固定在所述閥座之上。
為進一步防止污物和水滴進入到閥座之內,加強保護閥桿下部的零部件,所述保護套與閥座之間還可以增設有后蓋,該后蓋的截面呈倒T型,中央具有與所述閥桿相適應的貫穿孔供閥桿穿過,該后蓋套設在所述閥桿外圍,且后蓋的橫向部分固定在所述閥座頂部之上。
為加強后蓋的豎直部分與閥桿之間的密封性能,所述后蓋的豎直部分內側與閥桿之間可以設置有第一密封圈。
為加強后蓋與閥座表面的密封性能,所述后蓋的橫向部分底部與閥座之間可以設置有第二密封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閥桿與燃氣灶面板之間保護套和封蓋的設置,在閥桿與燃氣灶面板之間的空隙之上形成一個密封保護結構,污物和水滴受到面板表面上封蓋的阻隔,而無法從閥桿與燃氣灶面板之間的空隙進入旋鈕開關的內部,保證了燃氣灶開關組件的可靠工作,達到防水防塵的技術效果;這種旋鈕開關的防水結構,不改變現有燃氣灶的結構,只增加兩個部件即可解決問題,非常易于實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去掉了旋鈕、封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該燃氣灶上旋鈕開關的防水結構,包括貫穿燃氣灶面板1設置的閥桿2、設置在閥桿2頂部之上的旋鈕3(如圖1中虛線所示部分)、設置在閥桿2下部外圍的閥座4、以及設置在閥桿2與面板1之間的保護套5和封蓋6;
其中,所述閥桿2頂部伸出在燃氣灶面板1之上,所述旋鈕3即位于燃氣灶面板1之上,所述閥座4則位于燃氣灶面板1之下;
所述的保護套5呈帽型且頂部開有通孔51,該通孔51大小與所述閥桿2外徑相適應,該閥桿2穿過該保護套5的頂部通孔51,也即,該保護套5就套設在閥桿2之外,并且,該帽型保護套5的邊沿部分52通過螺釘9而固定在閥座4之上,使保護套5相對閥座4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浙江新濤電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浙江新濤電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35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