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以在水面上起降的新型直升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61752.6 | 申請日: | 2008-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513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韓偉;婁保東;趙洪;趙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4C35/00 | 分類號: | B64C35/00;B64C2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濤 |
| 地址: | 21002***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以 水面 起降 新型 直升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以在水面上起降的新型直升機。
背景技術
目前,直升機因為有許多其他飛行器難以辦到或不可能辦到的優勢,受到廣泛應用,主要用于觀光旅游、火災救援、海上急救、緝私緝毒、消防、商務運輸、醫療救助、通信以及探測資源,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但是現有的大多數直升機只可以在陸地上起降,無法從水面上起飛、降落,導致其應用領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不足目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應用于水體取樣,水面探測,水面搜救,觀光攝影等諸多領域的可以在水面上起降的新型直升機。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以在水面上起降的新型直升機,其特征是它包括直升機主支架和兩個直升機外環組成的直升機主體架構,兩個橢圓形浮筒固定在直升機外環1下,四個輔助旋翼和四個輔助支架成九十度分布在直升機外環1上,直升機主翼和控制單元位于直升機主體架構中央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在主翼周圍添加了四個副翼,利用地翼效應,提高了直升機的穩定性,增加了直升機的負載能力,使其可以在水面上起飛、降落、漂浮,應用廣泛,可以應用于水體取樣,水面探測,水面搜救,觀光攝影等諸多領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直升機主支架5和兩個直升機外環1組成直升機主體架構,支撐直升機的負重。兩個橢圓形浮筒2固定在直升機外環1下,為直升機提供水面上的浮力。四個輔助旋翼3和四個輔助支架4成九十度分布在直升機外環1上,為直升機提供輔助升力。直升機主翼7和控制單元6位于機體中央位置。控制單元6控制主旋翼7和四個輔助旋翼3的轉速可以實現直升機的起飛、降落、懸停、轉向;控制單元6通過控制四個輔助旋翼3的轉速可以控制直升機的前進、后退。兩個橢圓形浮筒2可以使直升機從水面上起飛、降落。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1、水面起飛過程:
兩個橢圓形浮筒2漂浮在水面上,為直升機提供浮力。控制單元6控制主旋翼7和四個輔助旋翼3,主旋翼7和四個輔助旋翼3開始旋轉,直升機和水面產生地翼效應。主旋翼7和四個輔助旋翼3到達一定旋轉速度后,升力克服直升機自身重力,直升機開始脫離水面。繼續加大主旋翼7和四個輔助旋翼3的功率,直升機從水面起飛成功。
2、水面降落過程:
控制單元6控制主旋翼7和四個輔助旋翼3,主旋翼7和四個輔助旋翼3轉速降低。主旋翼7和四個輔助旋翼3到達一定轉速后,升力小于直升機自身重力,直升機開始下降。直升機接觸水面后,兩個橢圓形浮筒2漂浮在水面上,提供直升機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力。主旋翼7和四個輔助旋翼3停止旋轉,直升機完全漂浮在水面上。
3、直升機的前進、后退、懸停、轉向:
控制單元6控制主旋翼7和四個輔助旋翼3,主旋翼7和四個輔助旋翼3提供的升力與直升機的自身重力、負載等反作用力抵消,直升機出現懸停狀態。控制單元6控制四個輔助旋翼3相互之間的轉速,四個輔助旋翼3相互之間出現轉速差,可以實現直升機的前進、后退。控制單元6控制主旋翼7可以實現直升機的轉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175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運輸折疊式包裝盒
- 下一篇:自行車齒輪變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