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懸掛式沙包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60996.2 | 申請日: | 2008-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9104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9 |
| 發明(設計)人: | 顧元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顧元龍 |
| 主分類號: | A63B69/00 | 分類號: | A63B69/00;A63B69/22;A63B71/06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500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懸掛 沙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健身器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懸掛式沙包。
背景技術
已有技術中的懸掛式沙包的結構如圖2所示,包括一個支架1和懸設在支架1的上部的橫臂11上的沙袋2。這種結構的沙包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技術問題,首先,在使用現場需要將支架1與地坪固定,否則會發生倒架之虞,然而由于需要將支架1與地坪固定,因此,不僅安裝麻煩,而且一經固定后當需要挪動位置時便十分困難;其次,體積龐大,并不適合于家庭、辦公場所、企業等使用;還有,不能根據需要而測知訓練者或鍛煉者擊打沙袋2時的作用力大小;再有,對沙袋2不具有摸擬教練挾持沙袋的裝置,從而使練習者的練習效果受到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首要任務在于提供一種穩定可靠而不會發生傾倒現象并且無需使用緊固件實施與地坪固定的適應性廣的懸掛式沙包。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還在于能為初始練習者挾持沙袋而增進訓練效果的懸掛式沙包。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又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鍛煉者掌握擊打沙袋時所產生的作用力的懸掛式沙包。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懸掛式沙包,它包括支架和懸置在支架的上部的橫臂上的沙袋,特點是:還包括有一底座,所述支架的下部與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而底座的下部固設有用以與地坪結合的一組吸盤。
本實用新型的還一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在所述的支架上設置有一沙袋扶持裝置,該沙袋扶持裝置與所述的沙袋的高度方向的近中部相對應并且與沙袋相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在所述的支架的偏上部安裝有一用于顯示訓練者在擊打沙袋時所產生的力的壓力顯示器,該壓力顯示器具有一壓力傳感器,該壓力傳感器由線路與壓力顯示器連接并且與所述的沙袋相對應。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支架的下部構成有一折臂,折臂上固定有一連接板,該連接板與所述底座的上部中央部位的底座連接盤固定。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底座為圓柱體,所述的一組吸盤沿底座的底部的圓周方向間隔固定。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沙袋扶持裝置包括調整套、固定螺釘、第一、第二彈簧座和彈簧,調整套套置在所述的支架上,固定螺釘配置在調整套上,第一彈簧座延接在調整套上,彈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彈簧座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彈簧座上,第二彈簧座所朝向所述沙袋的一端端部構成有一托盤,托盤與所述的沙袋相對應。
本實用新型所推薦的技術方案的優點之一,無需借助于緊固件將支架直接與地坪固定,吸盤能保障底座與地坪之間的可靠定位,底座不會出現傾倒現象,更換場所方便;之二,沙袋扶持裝置的設置能模擬教練挾護沙包的動作而有助于增進訓練者的訓練效果;之三,壓力顯示器的配置有利于訓練者了解擊打沙袋的作用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結構圖。
圖2為已有技術中的懸掛式沙包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見圖1,在支架1的上部以7字形彎折而形成的橫臂11的末端部位通過系固繩或系固鏈條21懸掛設置沙袋2,支架1的下部即底部以L形彎折而構成有一折臂12,在折臂12上固定有一連接板121,用螺釘或用其它類似的固定方式如鉚釘又如焊接的方式將連接板121與底座3上部中央部位的底座連接盤32固定。對于底座3,優選采用圓柱體的形狀,底座3的中央是空的,既可以灌注水,也可以填充沙子或其它類似的填充物。在底座3的底部并且沿底座3的底邊緣的圓周方向固定一組吸盤31,具體是將吸盤31中央延接的螺桿311置入到底座3底部所開設的螺孔33中并且用螺桿311上的螺母3111定位。于是,底座3能夠通過吸盤31而表現出與地坪之間的優異的吸附效果,當練習者在打擊沙袋2時,不會出現底座3攜支架1側傾的現象。而且,當根據需要而將底座3移至別處時,那么也是十分方便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顧元龍,未經顧元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09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玩具腰擺揮手的聯動機構
- 下一篇:一體化咽/喉通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