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吊具防浮裝置的打開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60494.X | 申請日: | 2008-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8437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05 |
| 發明(設計)人: | 毛輝平;李衛領;張元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天奇物流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D13/00 | 分類號: | C25D13/00;B65G49/02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87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吊具防浮 裝置 打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吊具防漂浮機構的打開裝置,屬于輸送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車身在前處理及電泳過程中車身通過搬送載體在輸送線上運轉。搬送過程由于涂裝工藝的要求因此在搬送過程軌道有上下坡,在上下坡的過程中車身是傾斜的,車身的重心位置始終是在變化的。同時汽車車身在前處理過程中受到噴淋系統的外力作用及在電泳過程受到電泳液的浮力作用,從而使車身有脫離搬送載體的可能。為此,出現了汽車車身在前處理和電泳過程中的防漂浮裝置。
但是,原先在吊具防浮裝置鎖緊需打開的時候沒有此裝置,因此在打開吊具防浮裝置的時候不能確保防浮機構以完全脫開吊具車身,并且有的還需要通過幾人配合才能實施,實現同步操作相當困難,而且容易出現疏忽產生一側已打開另一側沒有打開的狀態,因此給生產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影響工作效率,自動化程度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輕松實現同步操作、無需工人手工幫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自動化程度高的吊具防浮裝置的打開裝置。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吊具防浮裝置的打開裝置,包括內外固定間隔設置的斷面呈“[”形與“]”形的軌道單體形成的滑軌,在滑軌內設有固定設有雙向氣缸,雙向氣缸的活塞桿向兩端伸出并在其端部設有氣缸接頭,氣缸接頭上鉸接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與滑動連接在滑軌內的滑塊固定連接,在滑塊上表面固定設有向上伸出的撥桿,撥桿的頂端從兩軌道單體之間的空隙內伸出。
在滑塊內外兩側壁轉動連接有在軌道單體底板上表面滾動的行走輪,在滑塊內外兩側壁轉動連接有在軌道單體側板內壁上滾動的導向輪。
本實用新型使用后,可以很好的解決在打開防浮裝置時的麻煩,更主要的是避免了通過人力去打開裝置,使吊具車身很好的脫離防浮裝置,避免了由于打開的防浮裝置不到位而帶來的麻煩,而且可以輕松實現同步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撤去滑軌后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在撤去滑軌后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它包括內外固定間隔設置的斷面呈“[”形與“]”形的軌道單體形成的滑軌1,在滑軌1內設有固定設有雙向氣缸2,雙向氣缸2的活塞桿向兩端伸出并在其端部設有氣缸接頭3,氣缸接頭3上鉸接有連接件4,所述連接件4與滑動連接在滑軌1內的滑塊5固定連接,在滑塊5上表面固定設有向上伸出的撥桿6,撥桿6的頂端從兩軌道單體之間的空隙內伸出。
在滑塊5內外兩側壁轉動連接有在軌道單體底板上表面滾動的行走輪7,在滑塊5內外兩側壁轉動連接有在軌道單體側板內壁上滾動的導向輪8。
使用時,雙向氣缸2收縮時,帶動活塞桿端部的氣缸接頭3向內收縮,然后通過連接件4將滑塊5向雙向氣缸2拉動,使得固定在分別固定在滑塊5上的撥桿6向雙向氣缸2靠攏,通過撥桿6向內運動使得每側的汽車車身在前處理和電泳過程中的防漂浮裝置上安裝桿通過其上固定的擋塊向雙向氣缸2拉動,從而使活動連接在安裝桿上的防脫卡板的下卡鉤脫離承載板體的上卡鉤,由此將汽車車身在前處理和電泳過程中的防漂浮裝置打開。
當雙向氣缸2伸縮時,安裝桿通過鎖緊彈簧的回復力而復位,使得防脫卡板的下卡鉤與承載板體的上卡鉤重新恢復到柔性鎖緊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天奇物流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天奇物流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049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