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一個編織和移圈系統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三角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60440.3 | 申請日: | 2008-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663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2 |
| 發明(設計)人: | 金永良;付洪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金龍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5/36 | 分類號: | D04B15/36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500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一個 編織 系統 電腦 針織 橫編機 三角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一個編織和移圈系統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三角機構,屬于電腦針織橫編機的編織機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已有技術中的具有一個編織和移圈系統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三角機構的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上三角底板7S、下三角底板7X、固裝于上三角底板7S上的人字三角1、導針三角6L、6R、8L、8R、9L、9R、起針三角5、可垂直地在上三角底板7S上進出的移圈三角2、挺針三角3、清針三角10L、10R、接針壓片17L、17R、可平行于上三角底板7S滑動的密度三角4L、4R、固定于上三角底板7S上的不織壓片19、可擺動的集圈壓片18、二段度目壓片15L、15R,固裝于下三角底板7X上的導針三角11、14、針腳壓塊12L、12R、選針器13L、13R、選針腳復位三角20、可垂直地在下三角底板7X上進出的推針三角16L、16R以及上述配置的三角機構適用的織針組件包括織針21、挺針腳22、推片23和選針腳24。
上述具有一個編織和移圈系統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三角機構編織原理是通過選針器13L或13R的兩次選針作用于選針腳24,選針腳24將推片23推到A、H、B三種不同位置,從而使織針21進入翻織/移圈、集圈/接圈或不織的編織軌道,具體由圖2至圖7示意(圖中的斜線陰影表示三角縮入三角底板)。
請見圖2,圖2所示為前述的具有一個編織和移圈系統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三角機構不進行編織的走針軌跡,這時選針器13L和13R都不工作,相應的選針腳24不推動推片23,推片23的片踵23a處于B位置,被不織壓片19壓入針槽,從而壓迫挺針腳22上的片踵22a也沉入針槽,使得挺針腳22不被起針三角5作用而進入編織軌道。
請見圖3,前述的具有一個編織和移圈系統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三角機構進行編織時需要進行兩次選針才能完成,假定機頭右行,如圖3所示,這時移圈三角2和清針三角10R縮入上三角底板7S,推針三角16L縮入下三角底板7X,選針器13R不工作,選針器13L工作,選針復位三角20將選針腳24復位至待選針狀態,選針器13L將需要參加編織的織針21所對應的選針腳24選上,導針三角14將被選上的選針腳24上推,選針腳24推動推片23到H位置,完成第一次選針。然后機頭換向左行,如圖4所示,這時移圈三角2,清針三角10L縮入上三角底板7S,推針三角16R縮入下三角底板7X,前面述及的被選上的選針腳24沿導針三角11回復到初始位置,經過選針器13L第二次選針,推針三角16L將選上的選針腳24推到最高位置,之后沿導針三角11和選針腳復位三角20回復到初始位置,選針器13R將下一行需要編織的織針21所對應的選針腳24選上,導針三角14將被選上的選針腳24上推,完成下一行編織的第一次選針;同步地前面述及的處于H位置的推片23在選針腳24被第二次選上并被推針三角16L推到最高位置時,選針腳24將推片23推到A位置,推片23的片踵23a不被壓入針槽,之后推片23經過清針三角10R時回到初始B位置后再被選針器13R選上的選針腳24推到H位置;挺針腳22的片踵22a因不被壓入針槽而帶動織針21沿起針三角5、挺針三角3上升,再沿密度三角4R、導針三角9R、8R完成編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金龍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市金龍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04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雙側向彎曲的針織經編帶
- 下一篇:樹脂層壓板研磨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