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非球面微透鏡陣列制作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60426.3 | 申請日: | 2008-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198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克逸;詹珍賢;姚海濤;丁志中;李端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41/12 | 分類號: | B29C41/12;B29C41/52;B29C41/36;B29C41/46;G02B13/00;G02B3/02;B29L1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金惠貞 |
| 地址: | 230026***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球面 透鏡 陣列 制作 裝置 | ||
1、一種非球面微透鏡陣列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支架(9)、注射器(19)、上電極(11)、橫向檢測光路、縱向檢測光路、環形紫外光源(8)和整體式二維平移臺(4);
所述主體支架(9)下部為工作臺狀,工作臺中部向上為門字形垂直立臂,垂直立臂上端設有一懸臂;
垂直立臂一側的主體支架(9)的工作臺上設有注射器橫向平移臺(21),注射器橫向平移臺(21)上垂直設有注射器縱向平移臺(20),注射器(19)通過注射器支架(18)設于注射器縱向平移臺(20)上;注射器(19)下方的主體支架(9)上設有盛液盒(22);
盛液盒(22)一側的主體支架(9)下部通過白光光源支架(24)設有白光光源(23),且白光光源(23)與樣品臺(6)對應;主體支架(9)另一側下部通過反光鏡支架(29)設有反光鏡(5),反光鏡(5)的下方對應設有低像差鏡頭(2),低像差鏡頭(2)連接著面形檢測攝像頭(1);所述橫向檢測光路由所述的白光光源(23)、反光鏡(5)、低像差鏡頭(2)和面形檢測攝像頭(1)組成;
所述主體支架(9)的懸臂端部連接著一維調整臺(17),一維調整臺(17)上設有長工作距離物鏡(14),長工作距離物鏡(14)連接著觀察攝像頭(16),觀察攝像頭(16)一側設有半導體激光器(13);
長工作距離物鏡(14)下方設有上電極(11),上電極(11)通過上電極支架(12)設于上電極縱向平移臺(15)上,上電極縱向平移臺(15)立設于上電極橫向平移臺(10)上,上電極橫向平移臺(10)設于主體支架(9)的門字形垂直立臂中部工作臺面上;
與上電極(11)對應,整體式二維平移臺(4)下方設有連續變倍鏡頭(25),連續變倍鏡頭(25)連接著焦斑檢測攝像頭(28),連續變倍鏡頭(25)通過二維調整臺(26)設于光斑尋找平移臺(27)上,光斑尋找平移臺(27)垂直設于主體支架(9)下部;所述縱向檢測光路由所述的半導體激光器(13)、連續變倍鏡頭(25)和焦斑檢測攝像頭(28)組成;
懸臂下方通過平移臺支架(3)設有整體式二維平移臺(4),整體式二維平移臺(4)為回字形,其頂面設有樣品臺(6),其中部上方設有環形紫外光源(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球面微透鏡陣列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樣品臺(6)和上電極(11)材料均為玻璃,樣品臺(6)下表面和上電極(11)上表面設有氧化銦錫鍍層;樣品臺(6)接地,上電極(11)接0-5500V電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球面微透鏡陣列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工作距離物鏡(14)的工作距離為270—30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球面微透鏡陣列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像差鏡頭(2)失真率小于0.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球面微透鏡陣列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續變倍鏡頭(25)為倍數3X-30X連續可調的物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球面微透鏡陣列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紫外光源(8)由4—8個紫外發光二極管組成,發光波長365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未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042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滑注塑機
- 下一篇:一種用于細長陶瓷管的定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