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桶式油水分離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20160292.5 | 申請日: | 2008-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543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炳權;林毅;楊志會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惠利特環(huán)保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17/028 | 分類號: | B01D17/028 |
| 代理公司: | 鎮(zhèn)江京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華芳 |
| 地址: | 212200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水 分離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水處理技術中的一種油水分離裝置,尤其是應用于油氣回收過程中的一種桶式油水分離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的油水分離器種類繁多,如圓盤式、滾筒式、鋼帶傳動式、沉淀分離式等等。這些種類結構較復雜,操作不便,并且體積也較大。本實用新型是利用油、水兩種液體的不同比重,將油水混合液分離回收的油水分離器。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低廉、油水分離效果較好的桶式油水分離器。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本實用新型應用油與水的比重不同而進行分離,分離器包括一個桶體,桶體的桶腔中間垂直設置一塊隔板,隔板將桶腔左右依次分隔成油水混合區(qū)和清水區(qū);在隔板底部開有出水孔,該孔與右側清水區(qū)內垂直設置的清水溢出管相通,在右側底部的桶壁上還開有出水口;在油水混合區(qū)的頂部設有混合液進口,緊靠混合液進口的下方,斜向設有擋流板,在油水混合區(qū)的上部左側桶壁上設有出油口。
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產生了有益的效果:
1、結構簡單,體積小,操作方便。
2、在油水混合液進口處的下方斜向設置擋流板后,使高速進入的油水得以消力,因而減緩了流速,使油水在混合區(qū)逐漸并充分分離,所以提高了油水分離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局剖結構圖。
圖中:1、桶體2、油水混合區(qū)3、出油口4、擋流板5、混合液進口6、桶蓋7、透氣帽8、隔板9、清水區(qū)10、清水溢出管11、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桶式油水分離器,該分離器包括桶體1,特征是:在桶體1的桶腔中間垂直設有一塊隔板8,隔板將桶腔左右依次分隔成油水混合區(qū)2和清水區(qū)9;在隔板底部開有出水孔,該孔與右側清水區(qū)內垂直設置的清水溢出管10相通,在右側底部的桶壁上還開有出水口11;在油水混合區(qū)2的頂部設有混合液進口5,緊靠混合液進口5的下方,斜向設有擋流板4,在油水混合區(qū)的上部左側桶壁上設置出油口3。
如圖1,混合液進口5和出油口3,其對外均采用短管法蘭連接。當混合液快速進入時,擋流板4對油水起到了消力和減緩流速的作用。當混合液達到一定量時,由于水的比重大,便沉入油的下部。沉入桶底的水通過隔板8下部的出水孔經清水溢出管10流入清水區(qū)9,再后經出水口11排出。在清水區(qū)9的頂部設一透氣帽7,為的是讓清水區(qū)保持在常壓狀態(tài)下。油水混合區(qū)2的液面分為三層:上層為油水混合層,中間為油層,最下層為水層。油層的油通過出油口3排出,且被回收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惠利特環(huán)保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惠利特環(huán)保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6029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