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利用摩托車排氣管余熱的暖手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20158624.6 | 申請日: | 2008-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151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錫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錫友 |
| 主分類號: | B62J33/00 | 分類號: | B62J33/00 |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肖美哲 |
| 地址: | 412200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摩托車 排氣管 余熱 暖手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摩托車排氣管余熱的暖手器。
背景技術
人們在冬天騎摩托車時,由于天氣寒冷,常常因寒冷而使手凍僵,造成雙手操作不靈活,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故給駕駛員帶來安全隱患,現(xiàn)有的保暖用品大多為皮手套,有的也采用電加熱手套,但保暖效果都不理想;也有直接引入摩托車排氣管的廢氣來達到保溫取暖,由于直接將廢氣引入駕駛員前面,其廢氣的散發(fā)對身體容易造成傷害。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利用熱交換原理和使其廢氣與暖(熱)氣互不相通結構的利用摩托車排氣管余熱的暖手器。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一種利用摩托車排氣管余熱的暖手器,包括排氣管、取熱裝置、暖氣出口管接頭和把手套,其特征在于:排氣管設計為雙環(huán)筒結構而形成互不相通兩個氣管通道,即利用余熱的暖氣管通道和排氣管通道,所述排氣管通道的出口端是設置在側向下方并穿過暖氣管通道伸出與大氣相通,所述暖氣管通道入口與大氣相通,出口設置在暖氣管通道上端,其暖氣管通道出口端設有出口管接頭;取熱裝置是包括帶電源線的暖氣管通道、風扇、出口管接頭、三通管、二個暖氣軟管和把手套,其風扇設置在暖氣管通道入口端內,出口管接頭設置在暖氣管通道上端,三通管與出口管接頭相接,二個暖氣軟管前端分別連接在三通管上,后端與把手套相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排氣管設置為雙環(huán)筒結構而形成互不相通的暖氣管通道和排氣管通道,摩托車廢氣通過排氣管直接排放大氣,其排氣管中廢氣熱量是通過管壁傳入暖氣管通道內,通過暖氣管道空氣入口端的風扇引入空氣將熱量輸入把手套內,達到取暖的目的。
綜上所述,本暖手器采用熱交換原理,其排氣管通道內的熱量傳導至暖氣管通道內,再由風扇引入至把手套內而使其達到取暖的目的,本暖手器結構簡單,取暖效果好,解決了摩托車排出廢氣與引入暖氣不會混合的難題,解決了廢氣對人體造成危害性。
附圖說明
附圖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暖氣管通道,2—排氣管通道,3—排氣管出口端,4—風扇,5—風扇電源線,6—出口管接頭,7—三通管,8—暖氣軟管,9—把手套。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上述附圖,一種利用摩托車排氣管余熱的暖手器,包括排氣管、取熱裝置、暖氣出口管接頭6和把手套9,其特征在于是將排氣管設計為雙環(huán)筒結構而形成互不相通的兩個氣管通道,即暖氣管通道1和排氣管通道2,所述排氣管通道2的出口端3是設置在側向下方并穿過暖氣管通道1伸出與大氣相通,所述暖氣管通道1入口與大氣相通,出口設置在暖氣管通道2上端,其暖氣管通道1出口端設有出口管接頭6;取熱裝置是包括帶電源線5的暖氣管通道1、風扇4、出口管接頭6、三通管7、二個暖氣軟管8和把手套9,其風扇4設置在暖氣管通道1入口端內,出口管接頭6設置在暖氣管通道1上端,三通管7與出口管接頭6相接;二個暖氣軟管8前端分別連接在三通管7上,后端與把手套9相通。
從附圖中可知,摩托車發(fā)動機的排氣管排出帶熱量的廢氣在進入排氣管通道2內,暖氣管通道1內的空氣是通過風扇4引入,即排氣管通道2中熱量通過管壁傳導至暖氣管通道1內而使空氣加熱后,從暖氣管出口接頭6輸送至經(jīng)三通管7和暖氣軟管8進入把手套9上,達到使把手套9取暖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錫友,未經(jīng)李錫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586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站立夾動式五輪運動單車
- 下一篇:童車車輪轉向及快拆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