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緩沖浮套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55458.4 | 申請日: | 2008-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633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波;陳明紅;劉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丹尼遜液壓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5/24 | 分類號: | F15B15/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貿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嚴新德 |
| 地址: | 200237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液壓缸的行程末端緩沖裝置,特別是一種緩沖浮套。
背景技術:
液壓缸活塞運動至行程末端時需要設置一段緩沖行程以減小沖擊,用以保護液壓缸及相關連接設備相關結構?,F有技術中,在活塞桿靠近活塞桿根部一側設置有緩沖浮套,緩沖浮套的外側呈階梯形的圓柱面,圓柱面靠近活塞桿根部一端的直徑較小,當活塞進入緩沖行程時,緩沖浮套外側面與液壓缸缸體之間油道的間隙由大變小,活塞運動速度逐漸降低,從而起到緩沖作用。由于緩沖浮套外側面為階梯狀圓柱面,在緩沖過程中會產生壓力波峰,緩沖過程活塞速度有突變,其速度變化曲線不理想,影響活塞運動精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緩沖浮套,所述的這種緩沖浮套要解決現有技術中緩沖浮套的結構導致緩沖過程產生壓力波峰、活塞速度變化曲線不理想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緩沖浮套由一個管狀體構成,其中,所述的管狀體的外壁的徑向截面均為圓形,管狀體的一端外壁呈圓錐面。
進一步的,所述的管狀體的外壁表面上從所述的圓錐面處開始向管狀體的另一端方向上設置有一個凹槽,所述的凹槽的深度從圓錐面處向管狀體的中段外壁遞減,凹槽的一端與管狀體的中段外壁會合。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將管狀體套接在活塞桿上,管狀體的錐面端鄰近活塞,管狀體與活塞桿之間采用間隙配合,管狀體的錐面與液壓缸缸體內側面之間構成油道間隙?;钊麠U運動至行程末端進入緩沖行程,緩沖浮套外側面與缸體之間的油道間隙由大變小,相應地活塞運動速度會逐漸降低,從而起到緩沖作用。在此緩沖過程中,由于緩沖浮套的外側面的直徑是逐漸變化的,不會產生壓力波峰。
本實用新型和已有技術相比,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實用新型在緩沖浮套的外側面設置直徑逐漸變化的圓錐面,在緩沖過程中,不產生壓力波峰,緩沖行程中的活塞的速度曲線得到了優化,縮短了活塞速度降低至零所需的緩沖行程,提高了緩沖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緩沖浮套在液壓缸中的應用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緩沖浮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緩沖浮套由一個管狀體1構成,其中,所述的管狀體1的外壁的徑向截面均為圓形,管狀體1的一端外壁呈圓錐面11。
進一步的,所述的管狀體1的外壁表面上從所述的圓錐面處開始向管狀體1的另一端方向上設置有一個凹槽12,所述的凹槽的深度從圓錐面處向管狀體1的中段外壁遞減,凹槽的一端與管狀體1的中段外壁會合。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工作過程是:將管狀體1套接在活塞桿2上,管狀體1的錐面端鄰近活塞3,管狀體1與活塞桿2之間采用間隙配合,管狀體1的錐面與液壓缸缸體4內側面之間構成油道間隙?;钊麠U2運動至行程末端進入緩沖行程,緩沖浮套外側面與缸體之間的油道間隙由大變小,相應地活塞運動速度會逐漸降低,從而起到緩沖作用。在此緩沖過程中,由于緩沖浮套的外側面的直徑是逐漸變化的,不會產生壓力波峰。
本實施例中,在液壓缸缸體4上還設置有一個緩沖閥5。緩沖閥5對液壓油產生節流作用,相應地活塞3運動速度會逐漸降低,從而提高緩沖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丹尼遜液壓件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丹尼遜液壓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5545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盜螺母
- 下一篇:一種船用輸送瀝青用雙螺桿貨油泵的機械密封保護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