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療用氣泡分配盒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20155443.8 | 申請日: | 2008-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9977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智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智光 |
| 主分類號: | A61H33/02 | 分類號: | A61H3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標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小蓉 |
| 地址: | 200090上海市楊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療 氣泡 分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被置放于水中產(chǎn)生氣泡的水療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水療用氣泡分配盒。
背景技術
現(xiàn)代人身處于緊張的環(huán)境,因此難免會感到肌肉僵硬或酸痛,而無法放松;此時,按摩是有效放松身體的方法之一,藉由按摩的外力能使僵硬或酸痛的身體肌肉獲得舒緩,促使身體能在放松的情況下休息。
然而,目前的按摩器具絕大部分系利用施加壓力于肌肉上促使該肌肉放松,但此方式若施力不當很容易造成傷害。因此,在醫(yī)學十分發(fā)達的今天,開始有人利用水的溫度、浮力、壓力和流動等特性來按摩,然后再藉由水中的空氣來增加水的速度,以達到按摩、放松和減少疼痛的效果。
但是,傳統(tǒng)所使用的氣泡產(chǎn)生墊在放置時卻不容易被置放于水中,因其容易被打入的空氣作用而上浮,從而使得按摩的效果被大打折扣。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據(jù)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水療用氣泡分配盒,該分配盒可使打入的空氣被均勻的分配在所述分配盒內(nèi)部腔體空間的各處,使其可平穩(wěn)地置放于水中,以避免該盒體會因局部的空氣積蓄過多而使其上浮,造成按摩效果的減低。
本實用新型目的實現(xiàn)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水療用氣泡分配盒,包括一盒體,其特征在于該盒體具有一腔狀空間,該盒體由頂蓋設于頂蓋底端的底板組裝而成,該頂蓋由上壁和周壁組成,所述上壁上表面至少設置兩個相互平行的溝槽,在溝槽底端的腔狀空間設有穿孔,又所述上壁上設有一氣嘴;在盒體的腔狀空間中,設有一空氣分配組件,所述空氣分配組件具有一管件,所述管件上具有一插管,該插管套設于所述氣嘴內(nèi),使該插管與所述氣嘴相通,而所述管件上設置若干個通孔。
位于溝槽與溝槽間的所述上壁上設置若干個穿孔,該穿孔貫通于腔狀空間。
所述底板得周邊環(huán)設一嵌槽,供所述頂蓋底端嵌插于底板上。
所述上壁底端設有若干個套筒,在所述底板上與所述套筒相對應的位置上分別設置一與套筒相匹配的套接件,以使該底板結合于頂蓋底端。
所述氣嘴的周圍具有一環(huán)形的套接槽。
所述底板得底端至少設置一個吸盤,以便吸附于平面之上。
所述的腔狀空間內(nèi)設置有若干個陶瓷顆粒。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可使空氣被均勻的分配至盒體內(nèi)腔狀空間內(nèi)的各個位置,以避免該盒體會因局部的空氣積蓄過多造成局部浮力過大而使其上浮,從而保證了按摩效果。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頂蓋的局部仰視立體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頂蓋的仰視平面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圖;
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
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關特征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于同行業(yè)技術人員的理解:
如圖1-7所示,圖中標號分別表示:盒體10、腔狀空間11、頂蓋12、底板13(嵌槽131、套接件132)、上壁14(溝槽141、貫穿孔142、氣嘴143、套接槽144、套筒145)、周壁15、吸盤16;空氣分配組件20、管件21、插管22、通孔23;陶瓷顆粒30;充氣泵40。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為一種水療用氣泡分配盒,該分配盒包括一盒體10、一空氣分配組件20和若干個陶瓷顆粒30。
盒體10呈矩形狀,其內(nèi)設有一腔狀空間11,該盒體10由一頂蓋12和一底板13組成,其中,該頂蓋12由一上壁14和一呈環(huán)繞狀的周壁15組成,該上壁14上表面構成有若干個相互平行的溝槽141,該溝槽141的底端和位于溝槽141與溝槽141間的上壁14上面分別均勻設置若干貫穿孔142,貫通于腔狀空間11,在至少一處位于溝槽141間的上壁14上設有一與腔狀空間11相通連的氣嘴143,該氣嘴143的開口端周圍具有一環(huán)形的套接槽144,該套接槽144供充氣充氣管套設于其上,以向盒體10內(nèi)部的腔體中填充氣體。如圖1所示,上壁14底端設有若干個套筒145,該底板13于其周緣處環(huán)設一嵌槽131,可供頂蓋12底端嵌插于底板13上,且在該底板13上與套筒145相對應的位置上分別對應設置一與套筒145相匹配的套接件132,供底板13與頂蓋12底端之間緊密地結合,在底板13的底端位置分別螺合一個以上的吸盤16,以便于盒體10可以吸附于平面之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智光,未經(jīng)陳智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554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