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人體血壓柯氏音強度圖像儀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53102.7 | 申請日: | 2008-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320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0 |
| 發明(設計)人: | 徐容;崔開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上達醫用儀表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225 | 分類號: | A61B5/02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粉寶 |
| 地址: | 200032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體 血壓 音強 圖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柯氏音法血壓測量電子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人體血壓柯氏音強度圖像儀。
背景技術
人體血壓是醫學科學在18世紀的重要發現,現在人們都知道,血壓是人體健康狀況的重要表征,也是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的判斷和參考依據。發現血壓以后,血壓計量方法和測量方法的研究就成為重要的課題。一百多年前的探索中提出的,比較有代表性的方法有震蕩法和柯氏音法兩種。
振蕩法:1896年,一位德國研究者發現,在使用臂帶充放氣測量血壓的過程中,隨著外壓力的下降,臂帶內氣體中會出現一個振蕩波,其幅度與人體血壓相關。他認為,測得這種振蕩波的幅度,就可以通過某種換算關系求得收縮壓和舒張壓。這一建議公布以后,進一步的實驗都可以確認振蕩波確實存在,幅值也可檢測,但所稱換算關系難以定論。
柯氏音法:1905年,俄國醫生柯洛特可夫(Korotkoff)發現,用裝有氣囊的臂帶通過加壓將上臂臂彎上方的肱動脈壓癟,在隨后的放氣減壓過程中,通過聽診器可以探測到血流重新沖開血管后會發出和心動節律相同的血液沖擊、回流、摩擦混合音,后來即命名這種節律音為柯氏音。按音強、音調、音色,柯氏音可分為彈響音、雜音、拍擊音、捂音和消失音5期或者5相。柯氏建議:取彈響音出現時的柯氏音第一音對應的平衡外壓力為收縮壓;對于成人,取“消失音”(常取為可能探測到的最末音)對應的外壓力為舒張壓;對于兒童,取拍擊音向捂音轉變時的“變音”對應的外壓力為舒張壓;人體血壓即以“收縮壓/舒張壓”聯合表示。這就是一百多年來人類公認的血壓計量方法和測量方法,全世界的診所則一直使用聽診器探測柯氏音以測量人體血壓。
柯氏音法確立以后,世界醫學界一直采用由人耳通過聽診器探測柯氏音,再配置一個合適的氣體壓力計用以計量和顯示所加的氣體外壓力,從而判斷人體血壓。這種聽診器+氣體壓力計測量血壓的方法即稱為聽診法。由于沒有更可靠的方法和適用的器具,聽診法一直被當作柯氏音法的經典實現方式,被全世界的診所用作血壓測量標準方法,甚至被說成是所謂“金標準”。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社會經濟的發展,聽診法的缺陷越來越明顯,歸結起來有如下幾方面:
1、柯氏音法的基本準則就是要可靠地探取其第一音和最末音(或“變音”)據以確定收縮壓和舒張壓。由于任何個體的柯氏音脈沖陣列總是兩端最弱、最模糊,因此要可靠探取其第一音和最末音并不容易。在聽診法中,測量者以自己的耳朵通過聽診器進行這種探取,其可靠性完全決定于測量者的專業訓練水平、聽覺、注意力、工作態度等主觀因素和聽診器的質量,主觀性和誤差率必然相當大,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無標準或非標準的、主觀決定性的測量;用一個多聯聽診器通過同一聽診頭同時聽測某個受測者的血壓,各聽測者報出的結果差別會很大,這是醫學院校中常見的現象;
2、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高血壓病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常見病,迫切需要簡便、可靠的血壓測量器具,以推廣血壓的自測、互測,提高血壓自知率。聽診法需要專業訓練,還需要好的聽覺和注意力,顯然不適合或不可能在醫學殿堂以外推廣應用;
3、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醫學參數需要存儲、追溯,聽診法這種完全人工化的血壓測量不能適應這種病歷電子化的醫學現代化要求。
聽診法的這些基本缺陷早就啟示和要求血壓測量電子化研究。在這種研究中,示波法有過重大的影響。上世紀50年代以后,有人提出用電子方法檢測前述振蕩波測量人體血壓,并稱之為示波法,其實質也就是前述振蕩法,只是示波法進一步認為振蕩波的幅值對應于人體血壓平均值;測得這個幅值對應的平衡外壓力,再尋求一種換算方法,就可以算出收縮壓和舒張壓。但是,由此設計和制造的示波法電子血壓計雖經各種技術改進,都普適性差,這種實際上在另行建立血壓計量和測量方法的打算被證明是行不通的。后來,示波法便力圖從電子“算”法上向柯氏音法逼近。2002年,國際法制計量組織(QIML)發布R16-2《無創自動血壓計》的國際建議,明確了示波法是一種“算”血壓的方法,建議要求其控制測量血壓的最大平均誤差為±0.7kPa(±5mmHg),最大的實驗標準偏差為1.1kPa(8mmHg)。這樣的誤差范圍顯然是醫學測量不能接受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上達醫用儀表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上達醫用儀表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5310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棉花收購信息無線數據采集傳輸儀
- 下一篇:多功能梳子
- 彩色圖像和單色圖像的圖像處理
- 圖像編碼/圖像解碼方法以及圖像編碼/圖像解碼裝置
- 圖像處理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圖像讀取裝置、圖像處理方法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形成設備、圖像形成系統和圖像形成方法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