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鉸接式抱罐車車架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52390.4 | 申請日: | 2008-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367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0 |
| 發明(設計)人: | 耿會良;任中立;張吉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41/12 | 分類號: | B22D41/12;B62D53/00;B60D1/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雷紹寧 |
| 地址: | 200444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鉸接 罐車 車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用于運輸鋼鐵廠盛液態鋼渣的鋼渣罐的專用機械,尤其涉及一種鉸接式抱罐車的車架。
背景技術
抱罐車是一種用于鋼廠液態鋼渣物流運輸的專用機械設備,它是實現鋼廠爐渣無軌化運輸處理工藝的關鍵設備。該種設備具有背罐、放罐、翻罐卸料、運輸等功能。它既是一種特種車輛,又是作為鋼渣處理生產線上的主要生產設備,與鐵路等有軌運輸相比具有投資少、占地少、機動靈活的特點,在國內外鋼鐵企業中應用越來越廣泛。
抱罐車車架結構不同,其性能也不同。抱罐車按照車架結構可以分為整體式車架結構和鉸接式車架結構。整體式車架,一般車身結構緊湊,尺寸小,但轉向相對不靈活。另外,在行使過程中,當遇到路面高低不平時,車身會有一定的搖晃,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鉸接式抱罐車車架,既可以使抱罐車獲得較小的轉彎半徑,增進抱罐車的機動靈活性,又能在行使過程中保證車身平穩,不發生傾翻現象,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鉸接式抱罐車車架,包括前車架和后車架,所述前車架和后車架通過中間聯結體連接,所述中間聯結體一端通過軸向鉸鏈與前車架連接,所述軸向鉸鏈的轉動軸平行于車身軸線;所述中間聯結體的另一端通過縱向鉸鏈與后車架連接,所述縱向鉸鏈的轉動軸垂直于軸向鉸鏈的轉動軸。
當車體需要轉向時,控制轉向機構,中間聯結體與后車架通過縱向鉸鏈繞轉動軸相對轉動,由于此時,前車架與中間聯結體為軸向鉸鏈連接,因此在縱向方向上二者不能相對運動,在中間聯結體的帶動下,前后車架之間產生相對轉動,完成折腰轉向。由于該種鉸接結構可使得前后車架相對轉角達到±90度,因此相比整車式車架,這種車架的轉彎半徑比較小。
由于前車架和中間聯結體是通過軸向鉸鏈連接的,因此,中間聯結體可繞軸向鉸鏈轉動軸相對前車架進行擺動,從而保證了在路面高低不平情況下,所有車橋輪胎都能與地面保持良好的接觸,不會產生傾翻現象。
優選地,所述中間聯結體的下側邊緣分別設有第一、第二延伸板和第一插板,前車架上對應設有第二插板和第三、第四延伸板;所述第二插板插入第一、第二延伸板之間,所述第一插板插入第三、第四延伸板之間,并由軸向轉動軸貫穿上述第一延伸板、第二插板、第二延伸板、第三延伸板、第一插板和第四延伸板形成所述軸向鉸鏈。
優選地,所述中間聯結體的后側邊緣分別設有第五、第六延伸板和第三插板,后車架上對應設有第四插板和第七、第八延伸板;所述第三插板插入第七、第八延伸板之間,所述第四插板插入第五、第六延伸板之間,并由縱向轉動軸貫穿上述第五延伸板、第四插板、第六延伸板、第七延伸板、第三插板和第八延伸板形成所述縱向鉸鏈。
附圖說明
圖1為采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抱罐車。
圖2為中間聯結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前車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后車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采用鉸接式抱罐車的車架結構,包括前車架1、中間聯結體2和后車架3。前車架1上布置有承載、和帶有動力驅動系統的驅動橋,前車架1與動力驅動系統總稱為前車體,具有牽引行走功能。后車架3下部也裝有支撐車橋,但不帶動力驅動,為從動橋,稱為拖掛部分。前、后車架1、3通過中間聯結體2鉸接連接。中間聯結體2一端通過軸向鉸鏈與前車架1連接,軸向鉸鏈的轉動軸平行于車身軸線;中間聯結體2的另一端通過縱向鉸鏈與后車架3連接,縱向鉸鏈的轉動軸垂直于軸向鉸鏈的轉動軸。在軸向上,前、后車架1、3都具有整體剛性。抱罐車在行駛時,就是前車體通過中間聯結體2帶動后拖掛部分完成整車的行走功能。
如圖2、圖3,軸向鉸鏈的具體連接是這樣的:中間聯結體2的下側邊緣分別設有第一、第二延伸板21、22和第一插板23,前車架1上對應設有第二插板11和第三、第四延伸板12、13;所述第二插板11插入第一、第二延伸板21、22之間,所述第一插板23插入第三、第四延伸板12、13之間,并由軸向轉動軸貫穿上述第一延伸板21、第二插板11、第二延伸板22、第三延伸板12、第一插板23和第四延伸板13形成所述軸向鉸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523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