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夜間紅外線攝影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52255.X | 申請日: | 2008-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167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圣培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曉源 |
| 主分類號: | G03B29/00 | 分類號: | G03B29/00;H04N5/33;H05K11/02;G03B15/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強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市中***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夜間 紅外線 攝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攝影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車用或者固定物上的夜間紅外線攝影裝置。
背景技術
當車輛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行駛時(例如夜間或濃霧中),一般車輛的頭燈通常無法提供駕駛者足夠清晰的視野,若使用遠光燈,則將造成其它道路使用者的干擾,亦對行車安全造成危害。
為了安全地提高駕駛者的能見度,有些車輛已配備有以紅外光技術為主的輔助照明設備。這類輔助照明設備一般包含一紅外線光源以及用以擷取紅外線影像的一紅外線攝影機。由于紅外光的波長已超過人眼可見光的范圍,因此紅外線光源所發出的光線并不會對其他駕駛者的視野造成影響。
現有技術中常見的紅外光輔助照明設備與日本專利公開號P2005-14845A所揭露的架構類似。一般來說,紅外線光源是整合至車頭燈組內,而紅外線攝影機則設置于車體前側,如后照鏡背部,紅外線攝影機所擷取到的影像再透過一顯示裝置呈現,作為駕駛者的行車參考。
因此,消費者若想增加紅外光輔助照明設備,通常需要回到原車廠改裝車頭燈組,才能加裝紅外線光源,相當的費時費事。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方便使用者自行加裝之車用紅外線攝影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夜間紅外線攝影裝置,旨在解決上述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一紅外線模塊;所述的紅外線模塊包含一紅外線發射器及一紅外線攝影機;該紅外線發射器用以發射一紅外線,該紅外線攝影機通過接收由該紅外線發射器所發射且由該周圍環境中之一障礙物所反射之一反射紅外線而取得一影像信號;以及一附著裝置,與該紅外線模塊連接;所述的紅外線模塊通過該附著裝置而可拆卸地附著于一使用者所選之一外表面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需由原車廠或其它工廠協助加工,也不需先安裝像是車頂架或前保險桿等其它輔助對象。使用者可依需要而輕易地自行加裝車用攝影裝置于任何車輛上,可降低成本并節省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使用于車輛時的一個實施例;
圖3是本實用新型使用于車輛時的另一個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由圖1、圖2、圖3可見:夜間攝影裝置100包含一紅外線模塊110、一附著裝置120、及一顯示裝置130。附著裝置120用以連接紅外線模塊110與一車體或其它結構物,其可包含例如一磁性吸盤、一真空吸盤、一夾具、一可重復黏貼之膠墊或其類似物。通過附著裝置120,紅外線模塊110可輕易地附著于一車體或其它結構物外表面、亦可輕易地自車體或其它結構物外表面拆卸。
本實用新型中紅外線模塊110可由使用者自行決定所要放設的位置。舉例來說,使用者可將紅外線模塊110置于車頂,以獲得較寬廣的視野。在另一實施例中,使用者可依需要將紅外線模塊110附著于擋風玻璃外側、車前蓋等其它車體外表面上。
紅外線模塊110包含用以發射紅外光的一紅外線發射器140、以及用以擷取車輛或其它結構物周圍環境之一紅外線影像的一紅外線攝影機150。紅外線發射器140包含一發光單元142及一濾光單元144,其中發光單元142可為一鹵素燈泡、一氙氣燈泡、或復數個發光二極管(LED)所組成之一LED模塊。濾光單元144用以將發光單元142所發出的光線過濾成紅外光。紅外線攝影機150通過接收由紅外線發射器140所發射且由周圍環境中之一障礙物所反射之紅外線而取得有關周圍環境的一影像信號。
紅外線模塊110可更包含一影像處理電路155,以接收并處理來自紅外線攝影機150的影像信號。影像處理電路155基于所接收的影像信號而產生對應的影像至顯示裝置130,以作為駕駛者行車時的參考。顯示裝置130可例如為一液晶顯示器(LCD)、一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一電漿顯示器、或一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其可例如設置于車輛儀表板上等方便駕駛者觀看的地方。在另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30可包含一投影機,以將影像投影于車輛的擋風玻璃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曉源,未經楊曉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5225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抑制開關電路裝置中反饋控制電路失穩的電路
- 下一篇:液晶模塊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