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10G以太網用屏蔽對稱數據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51970.1 | 申請日: | 2008-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979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雅粱;吳云霞;方新春;楊吉 | 申請(專利權)人: | 領迅電線工業(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1/06 | 分類號: | H01B11/06;H01B11/04;H01B7/1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 蔚 |
| 地址: | 201805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10 以太網 屏蔽 對稱 數據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尤其涉及10G以太網用的屏蔽數據通信對稱電纜。
背景技術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需要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網絡來承載,而現有的廣泛用于布線市場的六類線纜已無法滿足四對線纜上每對線的傳輸速率都達到2.5Gb/s的100m距離傳輸,帶寬也只有250MHz;使用10G技術的帶寬最低要求為500MHz,而在這樣的高頻下,布線時線組之間的噪音干擾問題很難通過簡單的數字信號處理技術來解決,故需要設計一種增強型的六類線纜來解決內外部串擾及保證高頻下的性能。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改進屏蔽層鋁箔形狀的通信對稱電纜,旨在有效地抑制了線對內的串擾,可以在屏蔽雙絞對上配置10G以太網,并且可以使傳輸距離達到結構化布線中要求的100m,此外還采用了8字形外被的結構,從而更加柔軟易于安裝,是一款經濟型的線纜。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10G以太網屏蔽布線系統中的數據通信對稱電纜,包括地線和外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稱電纜的外被內進一步包括:若干組芯線對,每組芯線對由兩根芯線絞合成線對,所述芯線由導體和包覆于所述導體外表面上的絕緣層組成;呈“S”形的屏蔽層,所述芯線對分別設置于所述“S”形的彎曲圍設的兩個區域內。
比較好的是,所述外被呈8字形雙支線結構,所述每組芯線對分列設置于所述外被的8字形圍設的兩個區域內。
比較好的是,所述8字形外被圍設的兩個區域內分別包括4對芯線對,所述4對芯線對的節距各不相同。
比較好的是,所述導體采用低氧軟銅,所述屏蔽層為鋁箔,所述絕緣層為低介電常數、低介質損耗的材料。
比較好的是,所述導體的規格為23AWG的實心導體,標稱直徑為0.58mm。
比較好的是,所述絕緣層由高密度聚乙稀發泡材料制成,絕緣標稱直徑為1.37±0.02mm。
比較好的是,所述芯線對呈扭絞形狀,且4對線均采用20~60%的退扭技術。
比較好的是,所述護套由聚氯乙稀(PVC)材料或低煙無鹵(LSZH)制成,其厚度約為0.5±0.15mm,標稱外徑為7.3±0.3×15.2±0.5mm。
采用上述結構的對稱電纜,既滿足美國電子工業協會/通信工業協會EIA/TIA-568B.2-10草案的的機械性能及電氣性能的要求,也滿足美國保險商實驗室(UL)所要求的防火性能,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敷設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對于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員而言,從對本實用新型的詳細描述中,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將顯而易見。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10G以太網用屏蔽對稱數據電纜10由“8”字形雙支線外被11構成的護套組成,該“8”字形外被11圍設形成兩個封閉區域,每一封閉區域分別包括4對芯線對(僅圖示出2對芯線對18和19),該4對芯線對的節距各不相同。
這里的每對芯線對由兩根芯線絞合成線對,該芯線對由導體13和包覆于該導體13外表面上的絕緣層14組成芯線對18;這里的屏蔽層12呈“S”形,上述結構的兩組芯線對18和19分別設置于該“S”形屏蔽層12的彎曲圍設的兩個區域內(參見附圖)。
本實用新型芯線中的導體13是由標稱直徑為0.58mm的實心導體而制成;芯線的絕緣層14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發泡材料制成,絕緣層14厚度為0.39±0.02mm;對絞線的兩根芯線呈扭絞形狀,且四對線均采用20~60%的退扭技術,四對線成纜時加入“S”形鋁箔屏蔽,鋁箔外被11由金屬鋁箔和聚脂帶復合而成,寬度約為18±0.5mm,厚度為0.05±0.01mm。
外被11組成的護套由聚氯乙烯(PVC)材料制成,外形是“8”字形,護套的厚度均為0.5±0.15mm,外徑為7.3±0.3*15.2±0.5mm。
本實用新型的高速數據通信對絞電纜具有5個重要的電性能參數:阻抗、衰減、回波損耗.串音(組內).組間串音等,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五者的均衡。
阻抗是電氣性能中最基本的參數,它由導體線徑、兩導體中心距、絕緣介電常數這三個參數決定,任何阻抗的不匹配都會導致最終接受信號的誤差。我們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這三個因素的影響,導體線徑大,低頻衰減會好,但成本升高,最終線徑偏大;導體線徑小衰減會受影響。考慮到生產時節距不一樣及張力不一致會產生每個線對兩導體中心距不同而影響阻抗,根據不同的雙絞節距設計出不同的絕緣線徑,保證成品后每線對的阻抗值控制在100±150hm左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領迅電線工業(上海)有限公司,未經領迅電線工業(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5197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