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船舶機艙輪機員安全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51930.7 | 申請日: | 2008-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154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平;劉赟;孫聚川;呂健;解鵬;李晶;張博;吳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3B45/00 | 分類號: | B63B4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 亮 |
| 地址: | 201108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舶 機艙 輪機員 安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機艙自動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船舶機艙輪機員安全系統。
背景技術
由于先進的船舶中人員配置較少,機艙無人值班或很少有人到下層機艙中去。因此當某個值班員如果單人去機艙或某個艙室的話,其他人員可能根本不知道,一旦該人員碰到意外事故而“昏死”導致自己無法行動,則生命就會受到危險,必須盡早發現以獲得救助。此外,由于駕駛室人員稀少,如果在航行特別是夜航中值班船員打瞌睡或擅離崗位,就有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后果,輕則擱淺碰撞,重則船毀人亡。縱觀國內外航海史,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
在現有技術中,出現過一些安保產品,它通過報警器迫使船員每隔幾分鐘按一次按鈕,以防止其瞌睡,這是最簡單的安保系統。除此之外,該系統沒有設置其它功能,也無法應用在其它機艙內,并且輪機員在發生危險時,無法對外進行主動呼救,所以在發生事故時無法在第一時間內通知全船并予以解決。另外,以往的這些設備都只是在離線狀態下使用,如果船舶體積大,需要異地遠距離監控的時候,上述的設備就不能滿足要求了。因此,開發一套使用方便可靠,兼系統自動監控和人員主動求救的智能化、網絡化、模塊化的完善的輪機員安全系統就成了航海領域的迫切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船舶機艙輪機員安全系統。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出一種船舶機艙輪機員安全系統,包括:輪機員安全啟停模塊,基于用戶啟動而發出一故障報警啟動信號,以及響應一第一主控信號而發出綜合報警;輪機員安全復位模塊,具有一復位按鈕及一求救按鈕,該復位按鈕被按下時發出一復位信號,該求救按鈕被按下時發出一求救信號;輪機員安全主控模塊,連接該輪機員安全啟停模塊與該輪機員安全復位模塊,該輪機員安全主控模塊響應該故障報警啟動信號而啟動對應該輪機員安全復位模塊的故障報警計時,響應該復位信號而使該故障報警計時清零,以及響應該求救信號而發出該第一主控信號。
在上述的船舶機艙輪機員安全系統中,該輪機員安全復位模塊還具有一預報警單元,在該故障報警計時期間結束時,該輪機員安全主控模塊發出一第二主控信號而使該預報警單元報警。
在上述的船舶機艙輪機員安全系統中,包括多個輪機員安全復位模塊,按照區域設于船舶機艙中。
在上述的船舶機艙輪機員安全系統中,每一該區域對應設有一該輪機員安全啟停模塊。
在上述的船舶機艙輪機員安全系統中,該輪機員安全主控模塊包括:信號輸入單元,接收該故障報警啟動信號、該復位信號、該求救信號;信號輸出單元,發送該第一主控信號及該第二主控信號;嵌入式處理單元,連接該信號輸入單元及該信號輸出單元;以及電源處理單元,為該信號輸入單元、信號輸出單元及該嵌入式處理單元供電。
在上述的船舶機艙輪機員安全系統中,該輪機員安全主控模塊還包括連接CAN總線的網絡接口。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顯著優點:在計時報警功能之外,加入主動求救功能,即當輪機員發現機艙有危險時能立即通過本系統向全船發出三級報警,使危險在第一時間內被清除。在主模塊中加入了網絡接口,嵌入式處理單元內集成了冗余的雙CAN通訊控制器,軟件內也配置了大量用以保證傳輸正確的數據傳輸診斷程序。所以系統在需要時可隨時添加到網絡中以實現遠距離監控。另外,本系統實現了智能化、模塊化和網絡化,因此可以現今船舶機艙系統的應用需求。
附圖說明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其中:
圖1是具有本實用新型的輪機員安全系統的機艙監控報警系統。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輪機員安全系統的安全主控模塊內部組成圖。
圖3是安全主控模塊的電源處理單元的原理圖。
圖4是安全主控模塊的信號調理電路圖。
圖5是光電隔離電路。
圖6是繼電器輸出電路。
圖7是啟停模塊與主控模塊的接口圖。
圖8是復位模塊與主控模塊的接口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519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循環流化床鍋爐干式床下點火裝置
- 下一篇:具有折疊式吸風管的下排式油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