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緩沖型裝載機實心輪胎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20150417.6 | 申請日: | 2008-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571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顧早祥;陸景百;葉常青;俞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向橡膠覆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C7/00 | 分類號: | B60C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工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應云平;唐孝先 |
| 地址: | 201407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沖 裝載 實心 輪胎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載機用實心輪胎,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緩沖性能良好的實心輪胎。
背景技術
實心輪胎因不用內(nèi)胎,故具有載重負荷大,起動阻力小,結構簡單等特點,一般用于建筑、港口、機場、倉庫等需要高負荷低車速的短距離運輸,實心輪胎在苛刻的使用條件下避免了充氣輪胎的爆胎,使生產(chǎn)效率提高,降低了維修成本,具有經(jīng)濟與成本上的優(yōu)勢。目前用于裝載機的實心輪胎主要有三種結構:(1)鋼圈與橡膠粘結在一起的連接式;(2)可與充氣輪胎互換的輪輞式;(3)壓配式。但實心輪胎緩沖性差,駕駛舒適感與操縱性較差,駕駛容易疲勞。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實心輪胎的緩沖性能差等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者經(jīng)過反復研究、試研,遂導致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緩沖性能良好的裝載機實心輪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一種緩沖型裝載機實心輪胎,包括輪輞外包覆橡膠胎體,其特征在于橡膠胎體側面(胎側)沿圓周分布1~5圈內(nèi)徑相等或不等的中孔。本實用新型中的中孔的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
本實用新型中的像膠胎體側面沿圓周均勻分布2圈圓孔,外圈圓孔為24個,內(nèi)圈圓孔為24個,外圈圓孔和內(nèi)圈圓孔交錯分布,外圈圓孔的孔徑與內(nèi)圈圓孔的孔徑相等或不等。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例為外圈圓孔的孔徑與內(nèi)圈圓孔的孔徑相等,孔徑均為25mm,圓孔深度與圓孔孔徑之比為5~6:1。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優(yōu)選例為外圈圓孔的孔徑與內(nèi)圈圓孔的孔徑不等,外圈圓孔的孔徑為25mm,內(nèi)圈圓孔的孔徑為15mm,外圈圓孔和內(nèi)圈圓孔的圓孔深度與圓孔孔徑之比均為5~6:1。
本實用新型的橡膠胎體的胎面(接地面)有凹凸相間的花紋塊,花紋塊之間的凹槽深度為60mm。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的橡膠胎體側面沿圓周分布1~5圈大小不等或相等的中孔,在實心輪胎行駛過程中,通過中間孔的空隙,使實心輪胎能承受更大的負載,由于中孔是等距離設置,使輪胎緩沖性能更好,提高了操作穩(wěn)定性和駕駛的舒適性。本實用新型的胎面上凹凸相間的花紋塊的深花紋設計使輪胎有極好的牽引力。本實用新型具有負荷載重大、起動阻力小,結構簡單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心輪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A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心輪胎的胎面花紋主視圖。
圖中標號表示:1-中孔,2-螺絲孔,3-花紋塊,4-內(nèi)圈圓孔,5-外圈圓孔,6-輪輞,7-橡膠胎體,8-花紋塊之間的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現(xiàn)結合附圖1~3對本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作詳細說明,這種緩沖型裝載機用實心輪胎的組成包括輪輞[6],輪輞[6]上有螺絲孔[2],輪輞[6]外包覆橡膠胎體[7],橡膠胎體[7]側面沿圓周分布2圈孔徑相等的圓孔,外圈圓孔[5]為24個,內(nèi)圈圓孔[4]為24個,圓孔孔徑均為25mm,圓孔深度為140mm,橡膠胎體[7]的胎面(接地面)上有凹凸相間的花紋塊[3],花紋塊[3]之間的凹槽[8]深度為60mm,實心輪胎用螺絲帽通過螺絲孔[2]固定在裝載機上。經(jīng)實地使用,緩沖性能良好,操作穩(wěn)定性及駕駛舒適性優(yōu)良。
實施例2,除了橡膠胎體[7]側面沿圓周分布的2圈孔徑不等的圓孔[5]、[4],外圈圓孔[5]孔徑為25mm,孔深為140mm,內(nèi)圈圓孔[4]孔徑為15mm,孔深為84mm外,其余結構和應用性能均同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向橡膠覆帶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上海華向橡膠覆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504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