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冷凝吸附油氣回收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50153.4 | 申請日: | 2008-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089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24 |
| 發明(設計)人: | 程鋼;王金華;呂林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冷氣機廠 |
| 主分類號: | B01D5/00 | 分類號: | B01D5/00;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褚 竺 |
| 地址: | 20007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凝 吸附 油氣 回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使用液化作用進行分離氣體混合物成分的設備,特別是一種通過冷凝作用的設備。
背景技術:
燃油,如汽油、些油等,在生產、供應和運輸等場合,其貯存方法大都是采用貯油罐,當該貯油罐原存的燃油排放完畢后,必須重新灌裝,在灌注燃油的過程中,進入貯油罐內的油液將擠排出同等容量的罐內積存的氣體,這種積存氣體是空氣和燃油蒸汽的混合物,通常,該混合氣體內的燃油蒸汽含量可達1.14公斤/立方米,當貯合罐容量較大,或貯油罐容量不大而罐的數量巨大時,其每年排放的燃油蒸汽量很大,這不僅是可貴燃料資源的浪費和經濟上的損失,而且還會帶來嚴重的環境的污染問題,針對這一現象,業者提出了回收油氣的方法,主要有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和膜分離法,其中冷凝法由于設備結構簡單、操作技術要求不高等優點,使用比較廣泛,其結構特點是在貯油罐的排氣管道安裝蒸發器,使凝結成液態的燃油蒸汽回收至貯油罐,這種設備回收的燃油蒸汽可達其總量的90~95%,即處理后排放到大氣的混合物中,其燃油蒸汽的含量為30~40克/立方米,但是在實際需求的某些場合,上述回收的指標尚達不到要求的指標,如要求在排放到大氣的混合物,其燃油蒸汽的含量不大于25克/立方米,顯然,現有的油氣回收設備是無法滿足其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冷凝吸附油氣回收裝置,它能達到很完善的回收效果,大大降低燃料資源的浪費,明顯改善貯油容器周邊的環境保護條件。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冷凝吸附油氣回收裝置包括有制冷機組、進氣管和排氣管,制冷機組連接有進氣管,其特點是:制冷機組蒸發器的出口連接有連通管,該連通管連接有吸附組件的桶進口,該吸附組件的桶出口連接有排氣管。空氣和燃油蒸汽混合物自貯油罐經進氣管進入蒸發器,經冷凝后的混合物經連通管進入吸附組件,混合物中未被冷凝液化的燃油蒸汽再次在吸附組件中吸附后自排氣管排向大氣。
本實用新型采用冷凝和吸附的雙重回收技術方案,使排放的混合物中油份小于25克/立方米,其回收效果得到顯著提高,不僅減少寶貴資源燃油的無為損失,排放的混合物中有害的燃油蒸汽量大大減小,能適應對環境污染條件要求嚴格的場合回收油氣。
附圖說明:
圖1是冷凝吸附油氣回收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冷凝吸附油氣回收裝置包括有進氣管1、排氣管2、連通管3、吸附組件4、真空泵組5、制冷機組6;其中:
進氣管1是輸送空氣燃油蒸汽混合物的管道,其一端連接于貯油罐的頂部,另一端連接于制冷機組6蒸發器61的進口611;
排氣管2是排放冷凝吸附后混合物的管道,其一端連接于吸附組件4的桶出口42,另一端通向大氣;在進氣管1和排氣管2之間直接連通有一直通管10,當不使用冷凝吸附裝置時,可打開直通管10上的截止閥11,進、排氣管1、2連通,貯油罐內的混合物可直接排向大氣;
連通管3是輸送經冷凝后的混合物進行再回收的管道,其一端連接于制冷機組6蒸發器61的出口612,另一端連接于吸附組件4的桶進口40;
吸附組件4,其主體構件是碳桶41,碳桶41是一桶狀密封容器,桶內容置吸附劑,吸附劑可為活性碳或其他類似功能的材質,在碳桶41上分別設置有桶進口40和桶出口42,桶進口40連接有連通管3,桶出口42連接有真空泵組5的吸入管51;在連接于桶進、出口40、42的連通管3和排氣管2上分別設置有阻斷閥31和截流閥21;
真空泵組5包括有吸入管51、真空泵52和排出管53,吸入管51連接于桶出口42和排氣管2呈并聯狀態,吸入管51的另一端連接于真空泵52的進口,排出管53一端連接于真空泵52的出口,其另一端和貯油罐的注油口連接;
制冷機組6和現有技術相同或相似,包括有蒸發器61、低溫壓縮機、換熱器、分離器、管路和閥件,可為一單機雙級制冷機組,其蒸發器61的工作溫度為-60℃至-70℃,通常能使混合物中燃油蒸汽的90%凝結為液態,其制冷循環的制冷劑流向如圖1中虛線箭頭所示。
裝置運行時,貯油罐內擠排出的空氣燃油蒸汽混合物自進氣管1—蒸發器61—連通管3—吸附組件4—排氣管2—大氣,其流程如圖1中實線箭頭所示,圖中虛線箭頭表示制冷循環制冷劑流向,蒸發器61可回收混合物中油份的90%,其余的10%被吸附組件40吸收,在排放向大氣的混合物中,油份的含量一般不會超過25克/立方米;當裝置運行一段時間后,吸附組件4的碳桶41內的吸附劑吸收油份達飽和狀態后,裝置會失去其特有的吸附功能,為恢復該功能,在本實用新型中設置真空泵組,其操作過程是關閉截流閥21和阻斷閥31,啟動真空泵52,真空泵52經吸入管51對碳桶41抽吸,密封的碳桶41內容置的吸收劑進行真空解析,真空泵52抽吸的油份自排出管53注入貯油罐,解析后的吸附劑恢復吸附功能,關閉真空泵52,打開截流閥21和阻斷閥31,裝置可重新進行冷凝吸附回收油氣的作業;上述截止閥11、截流閥21和阻斷閥31可為電磁閥,也可采用手動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冷氣機廠,未經上海冷氣機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5015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節能型低電壓設定鋁電解槽
- 下一篇:一種空氣凈化器





